做好简政放权便利企业的加减法
(记者 邢蓓琳)对应取消区级行政审批事项45项,市级委托审批事项4项;承接市级下放审批权限的区级行政审批事项75项,市级委托审批事项2项;全市率先试点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审批“告知承诺”加“格式审批”的模式,内外资企业设立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4个和6个工作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这一连串数字就是静安区主动复制试点改革成功经验,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交出的成绩单。
减法:清理权力 优化流程
过去一年,静安区虽然身处上海自贸区外,但改革的脉搏始终和自贸区保持“同频跳动”。注册资本认缴制、外商投资项目备案制、企业年报网上公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等一系列“大胆闯、大胆试”的改革举措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2014年,全区新设企业1270户、同比增长7.08%,增资企业294户、增加注册资本36.1864亿元,企业增资额同比增长16.08%。这些鲜活的数字足以证明静安区的投资环境、便利化程度以及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得到进一步优化。
权利清,责任明,企业和市民对于改革红利的获得感自然变得真实。今年,区审改办从目录管理、优化服务、明晰权责、深化改革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全力构筑高效政务服务体系。按照“全面清理、准确清理、有效清理”的要求,对涉及行政权力、行政责任清理工作的41个行政机关、街道开展业务培训、实时跟进,对清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和指导。截至5月底,已经有29个部门(单位)提交了清理材料。
通过不间断的走访企业,行政审批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和“拖后腿”的不合理流程冒了出来。如何瞄准靶心,持续推进审批流程优化,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标准化、便利化的政务服务?成为区审改办关注的重点。目前,区市场监管局正积极整合探索市场监管机构整合后的登记注册、食品药品等一揽子业务,再造和优化审批工作流程。商务楼宇装饰装修审批流程优化初步方案已经形成,正向各相关职能部门征求意见。
加法:动态管理“单一窗口”扩容
区行政服务中心在将审批事项由原来的79项增加至142项后,进一步优化服务能级。在确保事项进驻到位、窗口服务到位、人员保障到位的基础上,对《静安区行政服务中心事项基本目录》试行动态管理调整,并适时推出一批节假日办事事项清单,最大程度地方便企业、市民办事。网上行政服务中心项目总体建设进度已完成75%,其中“并联审批平台”“审批事项管理系统”“线上企业服务平台”“中心办事服务平台”4个功能模块已基本建设完成。
今年,区审改办还将逐步扩大“单一窗口”受理事项范围,将企业设立并联审批单个窗口逐步拓展到企业设立变更多个综合窗口,健全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审批“告知承诺”加“格式审批”的模式,扩大内外资企业联动登记范围,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和缩短办理时限。
区审改办主任董海明告诉记者,区行政审批事项管理系统已经上线运行。各行政审批机关确认公开的行政审批事项信息都将通过这个系统在区门户网站政务服务栏目发布。此外,以区内各单位创新突破的改革项目为蓝本的审改项目储备库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未来,全区审改工作将采用储备的模式,逐步由“端菜”转向“点菜”,在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前瞻性上再向前迈出创造性的一步。适应现代服务业与企业发展需要的行政审批机关办件网上预约、窗口优先办理等主题服务项目也将适时推出。
(来源:静安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