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静安商业向“更智慧”转型
(记者 邢蓓琳)信息爆炸、电商冲击……面对新形势,传统商业该以怎样的态势突破营销瓶颈,在消费空间、商业模式、商务服务等领域拓展和创新?企业以自己的努力为商业发展注入持续创新的因子,政府和相关机构又有哪些创新的作法?在“2014上海商业创新论坛”上,荣获2013-2014年度上海商业创新奖称号的十大案例各自给出了答案。其中,静安区商务委的回答就是借助移动支付推动商业转型。
静安白领卡:向多功能升级
为助推静安传统商业转型,区商务委在2013年12月正式实施移动支付项目,以“静安白领卡”为契机,配合移动智能终端推广、4G通讯应用,推动“白领午餐”向“白领消费”“白领生活”转型升级。截至2014年底,已有4000多位在静安工作、生活的上海移动用户更换了NFC-SIM卡,NFC移动支付消费金额超过100万;中国农业银行静安支行发放金穗白领联名借记卡近4000张;中国银行静安支行发放白领信用卡6000余张,卡均年消费超过2万元,白领专属微信平台粉丝数超过5000人;处于活跃状态的“移动杉德卡”超过3600张,充值金额42万,圈存20万,消费金额35万。这些数据表明,白领卡正成为众多白领消费时的首选,移动支付也在为更广泛的人群所接受和使用。“我们并不是要让移动支付取代实体支付,而是要给消费者提供多一种选择。移动支付项目实施一年来,商家、银行、发卡公司各方都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区商务委副主任叶景辉这样告诉记者。
移动支付:给你多一种选择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覆盖全区36幢商务楼宇的200多家“白领午餐”网点、商场超市、百货及零售店等都已经完成了POS终端的布放和联网,静安白领卡、杉德预付费卡、NFC手机钱包等移动支付手段均实现了“一刷搞定”,私人定制、线上点餐、在线便捷支付成为移动支付“完胜”传统现金支付的重要砝码。美味餐点和便捷服务两者兼得也已经成为在静安白领生活和工作的常态模式。
为了更加方便白领,提高移动支付在静安20多万白领中的知晓度,上海移动西区分公司、发卡银行、杉德公司还各显神通,各自推出特色服务。
上海移动西区分公司一方面将4G通信和移动支付相结合,推出移动支付品牌——“和包”,通过系列营销活动,鼓励消费者尝试移动支付手段,更换NFC-USIM卡,在省去换号麻烦的同时,体验多卡合一带来的支付优惠和便利。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公交、地铁、轮渡、商户等移动支付受理环境,为白领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和更好的支付体验。
中国银行静安支行则聚焦白领的吃穿住行,将原先分散的各类优惠资源全部集中到白领卡平台之上,拉直消费者与商户间的点对点对接,给消费者更多、更快的选择。“目前静安内共有各类白领卡专属优惠商户137家。通过分析白领在吃穿住行方面用卡情况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给出针对性的分析报告和预测。每季度都会在大型商场、地铁口等人流密集区域,开展白领客户调研,微信平台的内容也会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动态调整。”银行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中国农业银行静安支行在区内所有网点都开设了金穗白领联名借记芯片卡现场办理专区,白领办卡无需排队,随到随办,卡片立等可取。银行工作人员还利用白领午休时间,走进1788国际广场等商务楼宇,进行驻点宣传和现场办卡,让更多白领了解并享受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更多的实惠。
“我们的‘杉德宝’二维码支付手段已经完成技术调试,近期就将开展试点。”在采访中,杉德公司相关负责人颇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起了即将推出的二维码支付。今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既可以选择由商户收银端扫描个人支付宝账户实时弹出的动态加密二维码进行扣款,也可以用手机扫描POS机上的二维码实时扣款。
智慧商圈:大数据下的“新”生活
从提升白领午餐服务能级到引领白领消费再到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差异化的白领生活,形成静安南京西路“智慧商圈”,静安传统商业转型的目标越发清晰。“我们希望借助移动支付的‘东风’,先行先试形成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同时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使用,在未来的商业发展中赢得的更多的话语权。”叶景辉如是说。
“南京西路‘智慧商圈’,不应该只是政府、相关企业关注、参与的一个项目,更应该是一个全员参与其中、人人都是赢家的完整的经济生态系统。只有把更多的资源放在商圈这样一个更大的平台上,才有可能实现更大的效益。”在负责静安智慧商圈项目设计的经济学博士陆建明看来,建设“智慧商圈”的核心在于把南京西路商圈和各大商业地产、百货零售融为一体,建立起全视角、多维度的商圈客户动态数据库。“未来,我们是用数据说话。对大数据的精准使用和基于大数据的科学预判是未来南京西路核心竞争力的根源。”陆建明告诉记者,互联网发展至今,最重要的一个突破在于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距离拉平。对于商业地产以及品牌商而言,通过分析消费数据、上网数据、客户行为数据,甚至是停车时间数据、车辆数据等各种细节数据,对于客户的了解就会变得客观和科学,形成的商业模式和营销决策也就更贴合客户的真正需求。
记者了解到,“智慧商圈”不只是简单的把南京西路“搬”上移动互联网,而是通过应用4G通讯技术和移动支付手段,让商户信息和用户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消费者足不出户,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得到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完成在线预定和支付,在便捷、时尚的体验式购物模式中,获得“优质、优惠、便捷”的客户服务。
相关文档
看过此文章的人还看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