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购物中心谋升级吸人流
(记者 王齐)
30岁的小新在南京西路上班,她最近开始爱逛中信泰富广场,“3楼多了好些女装品牌,还可以美甲。”
百货公司已举步维艰。当人群正涌向新开的购物中心之际,老牌购物中心如南京西路的中信泰富、梅龙镇、金鹰,陆家嘴的正大广场,徐家汇的港汇、美罗城等,都在调整升级。
“被新开的购物中心分流是经常要面对的一件事。”一家外资购物中心高管对早报记者表示,“开业十几年,升级调整过7次,最了解消费者的就是我们。” “人气不等于业绩。”她透露,Maxmara、Amarni等品牌在上海销售业绩最好的,还是在老牌购物中心。
世邦魏理仕报告称,未来,九成商业供应都将是购物中心,百货只占2%。
大牌购物中心平民化
“一楼的奢侈品,挡了太多人气。”上海一家高端购物中心的运营方告诉早报记者,现在奢侈品都开旗舰店,讲究货品齐全、门面够大够闪亮,商场的一二楼都塞满了奢侈品旗舰店,却把很多大众消费者挡在了外面。
上述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我们自己以前的营业额主要是奢侈品占大头,现在的大牌购物中心最不希望营造的就是距离感。”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今年二季度数据显示,新开张的iapm首层租金为65-80元/平方米/天,静安嘉里中心首层租金为60-75元/平方米/天;老牌购物中心租金纷纷降低,港汇首层租金为80-100元/平方米/天,来福士为60-80元/平方米/天。
老牌购物中心租金起点高,当新购物中心以相对低廉的租金抛出绣球时,被宠坏了的奢侈品常是第一个出走的。梅龙镇广场内的Burberry专卖店搬到不远处的静安嘉里中心,升级为旗舰店。此前,Burberry在梅龙镇的单月营业额就高达数百万元。
租金已不能再降,老牌购物中心只能将改造进行到底。
南京西路金三角之一的中信泰富广场将2楼至4楼30%面积都调成了大淑女装旗舰店,甚至还引入美甲旗舰店、下午茶等餐饮潮流品牌,希望能吸引越来越多像小新这样的白领女性。正大广场这次总体整改面积近40%,达8万平方米。被夹在梅泰恒之间的金鹰再次全面换血改造,2009年零租金招来的GUCCI孤掌难鸣。
顶梁柱品牌 从百货跳去购物中心
由于百货公司的限制较多,百货顶梁柱品牌都更倾向进驻购物中心。
首先想要改变的就是大淑女装品牌。大淑女装常设在百货2楼,定位是28岁以上的成熟女性,一件衣服的单价通常在4000元-2万元。早报记者了解到,大淑女装品牌通常能撑下整个百货营收的半壁江山。
La Mia市场负责人表示,目前只保留了一家中信泰富旗舰店,在巴黎春天等百货的柜台都已撤出。
“以后的发展重点都在购物中心。”雅迪斯上海业务经理苏红军表示,目前在百货有9家店,但第一家旗舰店开在了中信泰富。他透露,同等营业面积,购物中心旗舰店的营业额是人民广场商圈一家百货专卖的2倍。
有意思的是,美甲店的身影也频现购物中心。刘娟美甲店不仅把旗舰店开在中信泰富,还遍及国金中心、港汇、K11、iapm等10个购物中心。上海刘娟美甲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锋表示,他们只做中高端人的生意,平均一单美甲的客单价是500元。
一位资深零售商高管透露,新开的购物中心讲究吸引人气,餐饮比重占30%是标配,有些甚至达到50%。但对零售商来说,为美食而来的人流量有多少能转换为消费者呢?
世邦魏理仕新出的一份报告称,上海已全面进入“购物中心”时代,未来的商业供应,90%的是购物中心,百货只占2%,还有8%是配套商业。
(来源:东方早报)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