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灯彩”第二代传人何彩虹:只为心中那盏彩灯
(记者 裘梅芳)不大的居室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彩灯。这些色彩缤纷、图案各异的灯,都出自曹家渡社区居民何彩虹之手。何彩虹今年76岁,她是“江南灯王”何克明的小女儿,也是“何氏灯彩”第二代传人。
“陪伴父亲身边28年,却从没好好学过做灯。”何彩虹说道。她总觉得做灯很难,不愿意深入钻研。2008年,她得到一个好消息,“何氏灯彩”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其时,“江南灯王”何克明已经去世整整19年。当年上海制作彩灯的师傅很多,唯何克明获此殊荣。此事让何彩虹激动不已:“我骤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下决心一定要把父亲的灯彩技艺传承下去。”
凭着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回忆父亲当年制作彩灯时的情境,她慢慢地自学。每当做彩灯遇到困难时,何彩虹就去翻看父亲制作彩灯的图片资料,心中默默念叨着:“爸爸,快给我灵感吧!”从基础的灯彩做起,通过苦苦摸索,她很快成功地做成了第一只“小金鱼灯”。经过近七年的摸索,何彩虹先后做出了兔子灯、鲤鱼灯、大公鸡灯、和平鸽灯等多种不同的彩灯。
何彩虹告诉记者,从采购铁丝、铁丝拉直,到包皮纸、拗骨架……再到浆绸布、糊绸布、装灯、配花等,做一只彩灯需要50多道工序。“现在的年轻人不愿学做灯彩是有道理的,静下心来不容易,而且靠这门手艺根本没法养家糊口。”何彩虹说。
一只兔子灯要做一天,和平鸽灯要做三天,大鲤鱼灯需摸索一周,大公鸡灯则由何彩虹与大女儿共同制作了一个月才大功告成。记得兔年的时候,她一鼓作气做了200多只兔子彩灯,在城隍庙豫园灯会上被一抢而空。如今,每一年,豫园的商家都会提前打电话向何彩虹预订兔子灯。
世博会参观澳大利亚馆时,她看到该馆的外形设计得像玉兔宫灯,非常漂亮。当时,她萌生了专攻兔子灯的想法。自此以后,何彩虹边制作彩灯边思索创新,在出售兔子灯时,都会附送一些大家喜欢的小卡通贴,让顾客发挥想象,给自己的兔子灯贴上喜欢的图案。后来,何彩虹还开始制作迷你小兔子灯。这样的灯精致细巧,配上灯罩至少三年都不会坏,摆放在家中也是很好的装饰品。
2013年起,八位单亲妈妈幸运地拜何彩虹为师,认真学习如何扎制彩灯。“单亲妈妈生活很苦,要把她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何彩虹希望今后接到彩灯订单时,能让这些徒弟接单制作彩灯,从而有一些收入。
(来源:静安时报)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