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村的“给力点”是文化
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淀山湖森林度假村邀请专家学者研讨度假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本报讯 (记者 王毅刚)在走向“十二五”的发展中,在上海世博会后,如何进一步建设度假村,如何进一步发展度假村文化?日前,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淀山湖森林度假村合作,“上海淀山湖森林度假村文化沙龙”在淀山湖森林度假村举行。来自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十余位学者,与淀山湖森林度假村的领导们,就度假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研讨。
会上,就如何突出度假村文化的内涵,如何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打造度假村文化的品牌,与会专家各抒己见。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分析了度假村在交通、环境、休闲方面的长与短,分析了入住度假村与宾馆客人的不同状况与心态,认为入住度假村的客人是追求休闲、是群体性的,而入住宾馆的总是过客、大多是个体性的,其中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追求。度假村应该追求和逐渐确立文化的个性,世博会扩大了上海的声誉,上海淀山湖森林度假村应该打“上海”的牌子,注重淀山湖的文化个性,在抓住高档学术会议学术沙龙在度假村举办的过程中,也注重度假村文化的多元性,尤其注重度假村文化建设的休闲性、娱乐性,在抓住某些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媒体效应的活动中,并不断完善度假村的文化内涵服务系统,不断扩大淀山湖森林度假村的声誉和影响,在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城市日益嘈杂中,度假村是未来城市休闲的好去处,度假村在未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伦新教授认为,度假村文化的建设应该注重休闲、娱乐与文化的三结合,文化的内容可以设计得更加丰富一些,还可以拓展度假村围墙外的优势,注重文化与企业联姻,注重文化与文化的联姻,度假村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黏合剂的作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认为,度假村文化应该突出“度假”这个关键词,淀山湖森林度假村,是湖光森林中的度假村,应该将文化建设与此特点结合起来。
一些专家指出,淀山湖森林度假村处在一种竞争的态势中,附近的吴江、平湖的度假村成为显在的竞争对手,许多农家乐成为潜在的竞争对象;文化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原来的基础不能抛弃,并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与文化联姻,促使度假村具有质的提升与飞跃;度假村也可以考虑不同的层次,以适应不同的客源;度假村举办文化讲座应该以文化艺术为中心,注重其普及化、大众化,要有名人来讲,提高讲座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如何做到讲座的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度假村可以举办有关的会议,但也应该注重休闲的特点。还有一些专家指出,度假村文化应该是大众化的,可以考虑设立一个音乐沙龙,定期请音乐老师指导,培养度假村客人的音乐水平。 静安时报提供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