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区司法局: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静安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静安区法治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等相关文件规定,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稳中求进,现总结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工作成效。
(一)深化依法行政,有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对照市局和区委、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将法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的组织与落实。落实区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布置的各项任务,围绕行政执法突出工作、重点工作组织研究,落实《上海市城管执法局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任务清单》。
二是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截止今年11月20日,共办理人大建议4件,政协提案3件,均为满意。共办理信访件86件,接访50余人次,舆情33件,均按期办结。共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4条。其中,主动公开公文11件,公文公开率为100%。共收到申请总数8件,按照依申请办理工作全过程管理答复8件,办结率100%。
三是深化行政改革,加强与街镇的各项沟通。根据街镇体制改革“1+5”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城管执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组织开展“依法行政指数”及“行政执法评议”解读、推进会,指导督促各街镇依法履职,提升街镇综合行政执法效能。
(二)开展案卷评查,着力提高行政执法质量
一是开展案卷评查。根据年初制定的案卷评查方案,以评查来促工作推进,以评查促案件研讨,以评查来促领域拓展,推进重大法核案件的培训工作全覆盖。每月开展一次案卷评查工作,从实体、程序、法律适用、裁量基准等方面,结合执法全过程记录情况全方位予以客观公正评查,并及时将评查结果及时通报给各街镇。
二是积极参与市局组织的每月讲法活动。组织各街镇综合执法队集体观看每月讲法,以新执法事项、重点执法事项、行政诉讼复议内容为学习重点开展联学。
三是推行“一综合执法队双讲师双课件”,鼓励综合执法队业务水平高、领导成员成为讲师,制作课件为系统内执法人员开展培训,促进业务交流,提升执法水平。
四是每年开展本区城管执法系统优秀案例评选,积极选树一批有代表性、有操作性、可推广的优秀执法案例,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法治水平。创立区城管执法系统品牌“獬豸释案”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已连续开展五年。
五是研究制定执法监督工作方案,推进“三级督察”同向发力、高效运转。紧盯城管执法领域安全防范、街面实效、行为规范等重点领域,通过“红黄蓝”三色督察和“三单两书”预警机制,及时反馈督察发现问题,加大街镇共性和个性问题研判分析,督促中队落实整改,进一步规范基层中队执法办案和行为准则。
(三)落实普法责任制,有效提升普法质效
一是推动“法润静安”项目,落实普法责任制。全面贯彻落实“八五普法”工作,持续推进“谁执法 谁普法”,做好关键节点、重要专题法治宣传工作。特别是连续五年组织开展的“獬豸释案”主题活动,得到各方好评。根据2024年度法治宣传计划开展相关活动,区局紧密加强与其他部门的相互合作,分别在2月,开展了“筑梦静安 法治同行”——静安区2024年春运法治宣传咨询服务活动;3月,开展学雷锋活动法宣以及“苏州河·世界水日”活动法宣;5月,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法制宣传活动;7月“7.15”城管公众开放日;9月“灯笼映月普‘绿’法,共聚中器度‘家’节;12月联合镇政府开展相关宪法宣传活动。
二是将劳模工作室结合“法润静安‘城’挚为民”法治品牌的打造,今年,贺斌劳模工作室成功设立了“静安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以及“静安区学生劳动教育基地”,通过与相关单位的共建,建立了中器集团环保馆、街道图书馆志愿者岗、暑托班志愿者、未央学馆非遗文化志愿者、区城管执法局志愿者、区检察院志愿者等多个社会实践岗位,为46名学生提供405人次志愿实践机会,完成学时108小时。
(四)增强法治意识,强化协作同赢
一是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继续强化与相关兄弟区局以及本区相关职能部门的相互沟通联络,一方面对于就执法和管理中好的经验进行分享;另一方面从教育培训、联合法宣、案卷评查等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是充分发挥立法采集点作用。根据区人大法制委对今年立法采集点的工作要求,一方面加强与街道、镇人大的通力合作,保证立法采集工作更扎实;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立法采集点的相互融合相互学习,促进立法采集工作推进更深入。充分发挥城管系统资源优势,并征集法律顾问和意见汇总整理相关建议。
二、落实《2024年静安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与责任分工》情况。
根据责任分工,现梳理情况如下:
(一)加强执法联动,深化事中事后监管
(1)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目前已开展“油烟扰民”专项整治工作、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专项整治行动、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执法保障、违法户外广告设施市级督办工作等。指导中队加强对市民群众反映集中的重点区域开展执法整治,依托执法监管对象库和上海城管APP专项执法行动模块,逐步消除油烟、建筑垃圾等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的不良隐患。
(2)规范投诉工单处置工作。
依托市民服务热线、城管诉件处置等工单承办平台,指导街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持续规范诉件受理、处置、办结、退单等办理环节,及时高效做好工单流转操作和诉求核查处置,耐心细致做好反映人先行联系和处置答复。对诉件办理情况进行抽查监督,继续加大投诉工作督导力度,持续推进诉件质量抽查工作,及时根据热线通报进行核查,着力推动诉求规范有效解决。
(3)拓宽城管社区工作室功能。
依托城管社区工作室全覆盖,构建综合执法与基层自治组织的对接机制,通过将执法关口前移,主动倾听居民呼声,受理群众咨询、投诉和求助,把城市管理工作“触角”不断延伸至社区基层“末梢神经”。同时,为进一步拓宽服务维度,在石门二路街道试点成立全市首家楼宇工作室,将法治观察点、立法意见收集点、人民意见征集点、普法宣传点、行政事务办理指导点功能汇聚成“五位一体”为楼宇企业、白领提供更多便利服务举措。
(二)管执协同、高效沟通、助推基层行政执法
(1)增强职能部门联动协作机制。
召开联席会议,畅通信息交流,共同研讨新增执法事项、重点执法领域和当前执法难点堵点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开展联合执法,加强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围绕“千亿商圈”、住宅小区等重点地区,市政道路、在建工地等重点领域,法定节假日、活动庆典等重要节点,通过联勤联动、联合惩戒等管理模式,维护经济社会秩序有序发展。
(2)对各街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办案进行指导。
一是通过现场指导、电话交流、微信沟通等方式,帮助执法队把握案件办理的认定、取证等问题;二是强化复议诉讼案件的应对指导;三是结合全年街道乡镇综合执法依法行政指数评估以及全区街镇行政执法评议的工作要求,区城管执法局组织各街镇开展解读、推进、总结会,帮助各街镇稳步推进综合体制改革和深化促进行政执法工作提升。
(三)提升拆违工作法治意识,优化协作机制
一是精心整理并汇编了与违建治理相关的法条、文件和典型案例,形成《违建治理案例数据库》,涵盖了最新法律法规,并结合过往实际案例,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通过图文并茂方式,将复杂的法律条文和专业的治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广大居民群众也能轻松理解并支持我区拆违工作。
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载体,定期在全区各居村张贴违建治理政策法规科普海报,从普法角度,生动诠释了违法搭建的危害性;向市拆违专办、市级媒体报送优秀工作案例,多篇案例被市住建委、《城市导报》和东方网等权威媒体转载刊登,进一步加深公众对于违法建筑治理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三是聚焦全区低效用地和“两旧一村”等重点,加大“六必拆”重点违建点位整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新增违建,对照全年市级任务指标,静安区销项完成率达102.12%。
(四)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
一是建立专业人才库。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等原则,建立区城管执法系统党政管理(后备)人才库、专业领军(后备)人才库、青年人才库并进行动态更新。
二是开展专业化、职业化培训。确保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根据《上海市城管执法系统教育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及《静安区城管执法系统综合教育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制定了今年的教培行动计划,结合各科室需求,完善分类分级教培计划,根据项目化要求有序推进开展各类培训,实现培训范围全覆盖。按照普训要求和分级分类模式,针对区局、街镇分管领导,中队班子,法制员、案审员、宣传员、督察员及全体一线队员等不同群体。
三是积极参加市局、区司法局组织的各类法律实务能力考试,完成全年市局组织的执法业务考试,组织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分析
一是数字化赋能有待加强。智慧城管应用场景还不够丰富,在数据支撑和智能化分析等方面还有发展空间。二是传统教培模式需改变。传统的教育培训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管理发展过程中复杂的社情民意处理工作,需结合基层治理、社区共建进一步融合,更好的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四、本单位、本地区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情况
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城管执法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一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本年度区局共收到行政复议通知书1份,行政诉讼通知书3份,收到行政复议决定1份,行政诉讼裁定3份,无纠错和败诉情况发生。二是提升法治能力建设。带头学习宪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和党内法规、执法业务等法律知识,深入研究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和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各类文件和具体工作要求。牵头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按照全员普训和分级分类要求,开展各类集中培训16批次,涵盖参训1276余人次。三是强化普法宣传实效。贯彻落实“八五普法”工作,牵头开展“3·5学雷锋”“民法典宣传月”“7·15城管公众开放日”“獬豸释案”等系列普法宣法活动,推动我局“法润静安”项目走深走实。
五、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一是打造教培新模式。充分利用区社会治理学院的设立以及辐射效应,做到融合教学,把日常教培工作和参与社会治理课程相融合。通过对内提升讲课水平,对外延伸至外区系统进行授课以及向社区、商铺、楼宇等影响较大的区域和领域去授课,来扩大城管法律知识普及率、违法行为知晓率、城管为民服务率。
二是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以提升各街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案审人员的审案能力,提升对执法人员的规范能力,发挥区局多重服务功能,将案卷评查、每月讲法、案例评选等多形式融入,全面提升整个系统的执法办案水准。
三是服务保障新业态。实施疏堵结和宽严相济的策略,与相关部门合作,根据地方特色合理规划新业态经营点,推动特色集市、疏导点和管控点的规范化。开展分级分类的执法检查,加强对管理主体的督促、指导和服务,联合多部门采取措施进行联合执法,持续改善街面和营商环境。
(此页无正文)
上海市静安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24年12月3日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