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路街道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临汾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以及《中共上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规则》《上海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21-2025年)》 《静安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工作规则》《静安区法治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等相关文件规定,紧扣中心任务,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向新台阶,呈现出稳健前行、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引领,夯实法治根基
一是全面强化街道中心组理论学习。街道党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广泛动员、精细部署,把理论学习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与保障,借助深耕细作的学习实践,筑牢思想根基、坚定理想信念。二是统筹协调法治政府建设规划。积极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以及《中共上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工作规则》《上海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21-2025年)》《静安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工作规则》《静安区法治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我街道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改革创新重点和重大项目,并制定街道法治政府建设部门责任清单,将有关部门在街道法治政府建设中的主要任务与职责进行分工安排,深入推进临汾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法治政府建设新的突破。
(二)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政府依法履职效能
一是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持续打造“临汾好办”服务品牌,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首创“续号接办”“AI语音助手”“专家上门帮办团队”,将“临汾好办”政务服务与智慧创新相融合。不断拓展数字助理“临小助”新功能,目前可提供24小时在线“秒答”、活动方案策划、情景生成式对话培训、每日内参等功能服务,帮助基层社区工作人员不断增强服务群众和解决问题能力。推广应用“智慧物业联动平台”,完善平台5个应用场景,在物业管理领域“实现高效处置一件事”,并在全街道的小区和物业推广使用,年均解决居民诉求3000多个。
二是扎实推进社区治理工作。建立“社区合伙人”机制,整合志愿者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资源和力量,加强人才挖掘、培育、服务工作。注重党群服务阵地从形态建设向功能建设转变,打造集“服务居民枢纽、孵化招商企业”为一体的河畔党群服务站,包含服务居民、服务企业、服务就业、志愿服务等功能。依法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的“三保两棚”专项整治。打造完成街道社区消防安全综合服务(体验)中心建设,为纯老、高龄老人等家庭发放厨房定时器5000个。
三是持续优化升级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探索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企业联系与走访,构建常态化联络机制,不断优化服务企业的营商环境。临汾路司法所为街道商会持续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深入搭建民营企业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向民营企业提供包括人民调解(民商事调解)、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培训、公证服务和法律援助等在内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以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提升政府依法决策水平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该制度聚焦行政执法的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对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具有重大意义,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政府公信力。司法所作为街道法制审核机构,在2024年度完成3件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相关法制审核人员参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织的专题培训班2次,打造法治人才队伍,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筑牢坚实基础。
二是依法推进加装电梯工程规模化与整体化建设。2024年年初以来,加装电梯签约15台,开工20台,竣工53台。近年来,签约总量426台,占能加装的近50%;竣工并投入使用277台,占已签约的65%。闻喜路251弄小区实现“能加尽加”,加强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建设+管理”“保险+服务”和物业托管三种加梯后续维保管理模式,集信息管理、应急响应、防范应对于一体,打造成立加装电梯应急服务中心,步入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加梯2.0时代。
三是依法深入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目前,街道与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和上海君赛律师事务所合作,充分发挥专业法律团队的优势,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法治化。提升社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公共事务、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解答法律咨询、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基层社区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同时,推动法律顾问参与公益及社区治理、合同和文件的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等工作,确保社区治理在法治轨道上高效运行。
(四)强化制约监督机制,提升法治政府公信力
一是切实发挥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作用。据统计,街道共计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58人。作为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的基层联系点,街道积极组织人民陪审员参与法宣活动,全方位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力,多维度促进司法公正,深层次提高司法公信力与透明度,进一步扩大了基层联系点和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持续优化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的便民工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枫桥经验”,临汾在法治服务中心内建立了街镇层面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与现有的“一门通释”板块相结合,将行政复议的触角充分向基层、向群众身边延伸,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服务的满意度,提升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加快推进社区巡回审判赋能基层治理工作。2024年8月,临汾路街道成为全市首批社区巡回审判赋能基层治理的试点单位。司法所以社区巡回审判试点为“小支点”,与静安法院紧密合作,深入探索审调结合、诉源治理等模式,从源头和根本上化解社区治理矛盾,并结合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等各方力量,完善法治、德治、自治、共治的社区治理“大格局”,实现“审判一件、化解一批、教育一方、治理一域”,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五)筑牢法治保障,厚植政府法治根基
一是注重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借助个案普法、以案释法等方式,提升居民对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引导居民依法依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据统计,2024年度调委会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11件,其中达成书面调解协议21份,总标的数达202.89万元。司法所参与并成功调解“三所联动”纠纷案件6件,签署协议4件,涉及协议金额76,000元。调解员共计值班249天,498人次,律师值班90天,90人次。
二是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效。2024年度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时长总计约2000余小时,为公共法律服务站、居委值班提供法律咨询1720次,服务人次达2000余人,服务时长约1682小时;为街道审核、起草法律文书175份,服务322.5小时,协助公益和社会治理9次;为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服务26次。法治中心内的心灵驿站共计接待心理咨询31件,涉及人数37人次。
三是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街道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教育,营造社区法治氛围和文化。司法所依托法律顾问开展主题法律讲座。2024年度共计举办78场法治讲座,便民服务摆摊咨询1次,主题为妇女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消防安全以及民法典宣讲等,共计参与人数达1700余人次;组织开展青少年法院开放日活动一次。另外,组织开展中心组学习及领导干部学法3次,观看《安全生产 责任在肩》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街道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依法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法治政府建设已成为街镇等基层单位的关键任务之一,但基层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法制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整体工作水平与实际要求仍存在差距。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提升人员工作能力,以推动基层依法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二是法律顾问在街道依法治理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等方面的参与度和支持力度仍有提升空间。同时,法律顾问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社区法治宣传等方面的作用也未能充分彰显,未能完全满足街道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顾问的工作机制。
三、2024年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情况
一是高度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开展中心组学法活动。完善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学习机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二十大精神以及全面依法治国等关键内容,作为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中之重,强化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街道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引领。2024年,街道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依托党工委会议、专题讲座等多元形式,组织领导干部学法活动三次,引领全街道形成浓厚的学法氛围 。
二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述法工作。根据区依法治区办《关于切实做好我区2023年度述法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效落实述法工作,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率先垂范,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就年度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行述法。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法治政府建设,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入贯彻与落实。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谋划和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强大动力。强化法治宣传责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全力推动临汾依法治理工作。
二是延伸“三所联动”触角,增强以案释法的影响力。推动“三所联动”触角延伸至社区、学校、企业等重点领域。在调解实践中,不仅为当事人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更注重引导当事人遵循合法合理途径表达诉求,促使其以理性平和的态度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降低因情绪冲动导致的暴力事件发生率。此外,充分依托法律顾问资源,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开展主题法律讲座,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着力营造社区良好法治氛围与文化环境。
三是持续深化法治建设,积极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一是法治服务中心2.0升级。深化法治服务中心功能,探索“1+2+5N+20X”的新模式,以法治临汾建设为一根轴线,以综治中心和法治中心为载体,持续深化与法院、检察院、律所、派出所、市监所、公证处等各方的沟通合作。二是积极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优化社区巡回审判试点,深入探索审调结合、诉源治理等模式。三是提升队伍建设,协同推进人民调解。落实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3+2”(就业年龄段+退休返聘)队伍建设,提升调解员矛盾调处能力和专业素养,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力度,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积极推动信息联通、工作联动和矛盾纠纷的联排、联防、联调,形成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强大合力。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临汾路街道办事处
2025年2月21日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