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路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对标静安区以“当好模范、成为典范、引领风范、打造示范”的更高标准和更大担当,紧扣“持续走在前列,当好先进和标杆”目标,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2022年,街道被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阳曲路760弄居民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临汾路375弄居委会主任俞咏梅荣获“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称号。街道被评为市、区共创老年体育示范街镇;街道城运中心被评为市“一网统管”先进集体;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全市“一网通办”专项立功竞赛活动中获先进集体一等奖和一名先进个人一等奖;事务受理中心主任王晓珺当选上海市“新征程、奋进者”,入围“2022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增强“六在楼组”引领力,激活“网格末梢”自治力》获得上海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征文二等奖;“基于5G+防疫码,打造‘数字家园’韧性平台与应用体系”项目获得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上海分赛“民生先锋奖”;“心愿码上提,供需马上通”被评为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十佳”项目。
街道抗疫工作、数字治理、为老服务、一网通办等得到中央、市级媒体多次报道。《新闻联播》报道临汾路380弄小区改造情况,《焦点访谈》专题报道《并肩战“疫”同心守“沪”》,《 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景凤路520弄小区“爱心轮椅队”,《 人民日报》报道阳曲路470弄居民区治理案例。截至目前,刊登在中央级、市级、区级主流媒体上的各类信息报道共387条,其中中央级媒体报道27条,学习强国报道55条,市级媒体报道197条,区级媒体报道116条。
一、精准防控、聚力发展,社会发展呈现新局面
以快制快,应急响应及时处置。在防疫封控、静态管理期间,机关干部下沉居民区日夜奋战。街道全方位统筹调度资源,纾困解难回应居民需求,做好物资保障、检测筛查、转运隔离、环境消杀等工作。成立临汾路街道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办公室,组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设置8个工作组和“综合协调岗、追阳转运岗、流调研判岗、区域协查岗、临时隔离岗”5个专岗,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以快制快,及时处置各类情况。
从严从细,夯实常态防控举措。科学合理布局并高效运转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位21个。通过“1+N”点位设置,推动老人年疫苗接种工作。持续加强“落脚点”管控,引导来沪返沪人员及时向社区报备,按照“途径地区、核酸情况、联系方式、居住地址”等做好详细登记与跟踪管理。持续加强街面动态巡查,通过“定期检查+突击检查+联合检查”方式,分组包干辖区场所落实防疫措施,进行常态化全覆盖检查。对辖区内菜场、卖场、公园门口等人员易聚集的地方进行“每日巡查”,对美容、足浴、棋牌等公共文娱场所以及宾(旅)馆、规模性租赁等重点场所进行多部门联合常态化检查。
加强创新,数据赋能疫情防控。积极拓展疫情防控场景应用,为市、区两级提供基层紧急状态下的实战参考。在全市率先开通线上申请“居家隔离证明”功能,在全区首家应用“用车申请小程序”。紧急上线“上海市HS转运小程序”试点应用,把核酸检测中的送样流程进行数字化再造,实现采样点、转运车和检测机构的数据关联,管理调度人员查看后台即可实时掌握50个采样点的实时数据。引入智能消杀机器人、核酸采样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为基层工作人员减负,提高社区防疫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抓早抓实,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对标任务指标抢抓落实,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共引进企业201家,其中千万级和百万级税收企业共7家,一般企业194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商业载体建设,启动运营“临汾企业服务中心”;推进保德路88号地块转型升级,引进优质企业进驻管理。街道实现企业走访全覆盖,落实纾困惠企政策,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小微企业走出困境。全力推进街道历史企业清理规范工作,完成17家企业清退注销。
二、情系居民、改善民生,服务品质得到新提升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有力推进加装电梯,出台加梯后续管理“小绿书”,并与“小红书”“小蓝书”共同形成了《临汾加梯全生命周期指导手册》,为加梯居民提供全过程指导。街道共签约电梯370台,105台完工投入使用。千方百计稳就业强保障,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对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援助服务,帮助就业354人,对辖区内26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推荐和职业指导。安装“一键通”应急呼叫221户,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8张,完成适老化改造125户。着力将“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打造成为“体医养”融合的示范站点,深受老年人欢迎。推进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和康复辅具租赁项目建设。2家为老服务中心、4个社区助餐点运营管理规范,助餐送餐服务累计86675人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累计1872人次,长护险共评估706人。
提档升级“临汾好办”品牌。在全市首创“证码合一”一体化快捷流程办事场景,提升居民办事体验度和便捷度。修订中心岗位职责,优化员工工作规范和绩效考核制度、编写业务办理指南,制作编写9个专题培训“跟我学”系列ppt,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经办水平。参与试点区医保“医疗救助一件事”全流程改革以及医保经办综合管理平台“静心办”建设工作。中心各类业务受理量共计60875件,总受理量和人均受理量在全区均排在前三名,居民满意度评价保持在99.99%。
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文化中心共接待3.5万人次,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共101场,完成新建、改建益智健身点位2个,更新健身器材45件,新建465平方米健身步道。建成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双拥优抚工作,畅通多渠道社会救助,扎实推进街道残疾人和红十字工作。
三、守正创新、精心精细,社区治理实现新突破
聚焦“均衡均质”,让社区环境更美观。持续开展“两美建设”,推进临汾花园小区加装电梯配套工程、保德路425弄雨污水分流工程和宝德菜场门头改造、城市微更新改造等。以年度市容环境满意度测评为抓手持之以恒抓好市容管理,开展小包垃圾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制定《临汾路街道小包垃圾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意见》,加强对垃圾箱房的监管力度和垃圾清运退费工作,升级改造垃圾厢房和可回收物中转站。垃圾分类工作在街镇排名第二。注重河长制、林长制工作的牵引作用,不断提升辖区生态文明环境。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率先完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共建共用共享绿色能源的“示范工程”和“临汾样板”。
聚焦“平安稳定”,让城区运行更安全。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未发生亡人火灾、亡人交通事故,火灾数量较去年同比下降15%。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制,班子领导坚持每周带队开展走访和安全检查,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226家次,发现并整改轻微隐患823处,责令限期整改隐患51处。深入开展复工复产安全生产、高层住宅建筑消防设施排查、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综合治理、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车棚消防隐患、群租等系列专项整治,关停规模租赁公寓2家,整治 “三合一”场所31处,整治群租55处,更新到期灭火器8000个,新增社区微型消防站2处、解决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1处。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公共安全意识,发放海报5000余份,组织社区居民开展防火演练、消防技能培训60余场,覆盖900余人次。
聚焦“数字转型”,让社区治理更智慧。在全市率先提出“数字家园”建设工作。升级打造3个“一网统管”应用场景,包括垃圾厢房智能管理系统、“数字吹哨”群租整治智能平台的提升与完善、电气火灾智能报警系统等。以临汾小区为样板,探索打造符合未来智慧社区概念与功能的示范型“数字家园”。推进社区数字新基建建设,率先打造全市首个沉浸式“家庭养老”样板间,新增两个“数字小屋”,率先试点“心愿码上提,供需马上通”项目。设立集援助走失人员、助老一键通、15分钟生活圈生活设施查询等七大民生服务应用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公话亭”。深化“民情日志”平台,挖掘智慧治理新场景,实现在线审批,上线“民情日志”政务微信移动端,实现中屏到小屏的转变。推进体育数字化建设,初步建成集预约、查询、展示等功能一体的健身应用。
聚焦“基层基础”,让社区管理更扎实。持续打造综合性“居民之家”服务平台,启动和源名城综合性“居民之家”建设,完善拓展“居民之家”为民服务功能。完成20个居委会的标准化建设督查工作,结合“四百”常态化走访,利用“社区云”、社区分析工具等平台进一步落实居民区首问接待、巡查走访等制度。开展美丽楼组创建,设置红黄绿灯机制,严把创建名单,申报区级“美丽楼组”333个。跨前指导,协调保障,做好物业选聘和应急托管工作,启动7个业委会换届改选程序,完成3家业委会换届工作,完成5个小区的物业选聘工作。在临汾小区启动了应急托管的程序,确保小区服务稳定。
聚焦“法治建设”,让社区环境更和谐。围绕“法治中心”建设,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提供法律服务时长总计约633小时、开展普法讲座4场。加强人民调解,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8件。开展综治和信访稳定工作,做好矛盾化解工作。
四、立心铸魂、浸润人心,精神文明展现新风貌
抓实学习教育宣传。持续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以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以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工作为基础,以理论宣讲为载体,充分用好学习强国平台,促进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提升。弘扬社会正能量,营造良好宣传环境,“美好临汾”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680条,阅读人数1608413人次。
抓好精神文明创建。对标最新版测评指标开展街道、居民区、街区工作培训,针对社区16个创建点位,加强对随机小区、背街小巷实地督导,定期落实实地测评督导情况,发放各类宣传海报1000张,入户宣传品1.2万余份,市民手册3.2万余份。打造临汾路375弄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新时代新奇迹·2017-2022”上海发展成就展、“美在临汾”主题摄影、我们的节日、“百年初心路,文明实践行”、初心守护人等系列活动。引导社区志愿服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37个,3780名志愿者参与,累计时长近45万小时。
推进发展民主政治。推进人大代表“家站点”平台建设,新建人大代表联络站,密切代表与选民联系,提升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水平。扎实开展协商活动,通过“三个品牌日”平台,发挥政协委员资源优势提供服务。贯彻党管武装工作思路,切实做好兵役登记、征兵、民兵整组工作。关心关注灵活就业群体,深化“新心驿站”建设。加强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社区青春行动”试点、社区少先队“幸福教育实验社区”试点、参与创建“全国红领巾中队”校外少先队中队等工作。打造居民区妇女之家,深化妇儿服务工作。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临汾路街道办事处
2022年12月30日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