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彭浦新村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以全面加强和改进法治建设为着力点,以创新技术提高基层治理效能为突破点,多管齐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成效情况
(一)党建引领、集成创新,统筹推进法治建设
1、以“法治思想”引领“法治实践”。一是创新培训模式和培训机制,充分运用中心组专题学、中心组扩大会议、各条线业务培训等形式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党建领航研修班、践行初心轮训班和红心向党训练营三大特色品牌活动中融入法治思想教育课程。二是重点培育以“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为代表的法治人才队伍,运用好彭五小区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实践载体,发布“学思践悟新思想”精品教学路线,开设社区“移动课堂”,强化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2、以“法治方法”提升“决策效能”。一是深入学习领会法
治理论,建立“三会一课”党内法规、法律技能和法治素养培训机制,开展案例研讨、模拟法庭等学习活动,深化“理论+实战”水平,提升领导干部法治化履职水平。二是推进法治理论转化为区域化实践,明确“三重一大”事项范围,细化议题申报、调查研究、行业比价、专业审价、法制审核、集体讨论、落笔签字等决策流程,提升政府公信力。
3、以“卡通形象”呈现“法治动态”。打造“彭小法”法治IP,深耕供求关系,聚焦碎片化时间,集成掌上法宣渠道,分设法治视频随心学板块,推出法治体验官、法治发现家和法治调研家三大系列23期,同步上线学习强国,全网平台浏览量合计数万;在随申办街道旗舰店增设在线法治服务随时约板块,内设阵地导览、活动预告、预约咨询和服务清单四大模块,实现法治文化阵地“零距离”;推出法治短片《法治守护 共赴花开》,以三代彭浦人的视角讲好彭浦新村街道过去—现在—将来的法治故事和法治愿景。
(二)以法为纲、溯源治理,筑牢法治底线思维
1、以“数字平台”解决“群众所需”。一是强化升级“全要素管理与服务智能平台”,借助“微网格”巡查全覆盖力量,提升响应速度和效能。充分发挥跨部门重大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的联席会商作用,切实回应辖区企业和居民对营商环境、行政执法、法治宣传领域的关心和关切。二是创新“标准+数字”工作模式,深化一体运作、联动处置的精细化和长效化,在辖区各居民区实现自动终端标准化覆盖,继续完善事前《彭浦新村街道全要素精细化管理标准(试行)》机制、事中领导帮办服务、事后“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攻坚机制,增能发现处置流程,及时回应各类诉求,成功赋能一网通办、统管工作机制。
2、以“依法行政”推动“权力制约。一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执法方式,善用非强制行政措施,运用“微网格”线上巡查全覆盖提升执法效能。二是强化政务公开“三化”建设,践行“业务+法律”工作流程,完善公开内容和载体,线上通过上海静安门户、公众号等发布信息,线下通过居民区公示信息,提升工作透明度。2024年全年,街道累计完成行政复议答复12件,行政诉讼应诉5件,目前除有1件行政复议尚在审理阶段,其他案件保持行政复议零纠违和行政诉讼零败诉。
3、以“溯源治理”优化“法治成果”。彭浦新村街道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法治服务向矛盾纠纷的疏导端用力。一是提高街道线下法治服务频次,以律师接待为例,从每个工作日半天的服务时长升级为工作日全天,引导居民寻求法治化解决途径。二是设立线上法治服务板块,将法治宣传、公共法律服务等各类法治服务延伸至居民的手机终端,打通法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彭小法”法治服务专栏已成功上线至随申办彭浦新村街道旗舰店,实现全天候的远程预约服务,可预约专业法律顾问线下解答。
(三)人民主体、守法普法,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1、以“四治融合”建设“民主法治”。一是贯彻一站式建设,实现信访接待、律师咨询、人民调解三大模块一体化呈现。深化与区人民法院合作,充分发挥“陆金弟人民调解工作室”作用,全年累计调处案件750件,社区法庭累计开庭3场。二是推动“枫桥经验”区域化实践,打造“三全”安家守户网(全要素排查、全方位解纷、全流程治理)。推出“派出所+司法所+律所+X”个性化模型,涉及法院、检察院、教育局、市场所等多部门联动,2024年全年已成功解决重大疑难案件10件次,涵盖刑事和解、婚姻家庭、旧住房成套改造等领域。
2、以“理念融合”契合“时代趋势”。一是打造面向家庭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模式,与区法宣办和区教育局联合打造“普法‘静’行时 共筑好‘未’来”青少年法治文化品牌,启动“彭小法”法治实践团,建立“彭小法”线下法治实践基地3个。二是打造“彭小法”未成年人法治实践课程表,创设模拟法庭、校园法治集市和迎春法治早市、非遗法治宪法集市和法治实践团等特色实践课程,深度契合《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在理念上借鉴“产学研”模式,从扩大活动的参与主体、匹配实践的参观单位到形成互动的宣传效应发力;在形式上创设国之重器和国之法者两大板块,满足辖区学校个性化需求。上述活动被法治日报、上观新闻、法治天地、上海法治报、法治上海、上海静安等媒体宣传报道。2024年11月,街道司法所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称号。
3、以“法宣产品”推动“以案释法”。一是形成以宣传折页、案例书籍、活动周边等为主的“彭小法”法治宣传产品序列。现有“谁服务谁普法”折页4册,涵盖公共法律服务、公证、人民调解、未成年人保护等内容;“谁执法谁普法”折页3册,涵盖公安的反诈反家暴、司法条线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综合行政执法队的房屋安全使用以及市场监督管理所的食品安全等内容。每年组织编印具有区域特点、符合群众需求的《心桥集——人民调解工作案例汇编》《社区公共法律服务法律常识100问》等普法宣传书籍。二是参与履职评议,发挥主体责任。积极申报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及法治相关的调研课题,街道法治建设项目2022和2023年连续两次入选市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相关课题成功立项为2023年年度上海市全面依法治市调研课题。
下一步,彭浦新村街道将继续以“法治+”服务为导向,锚定经纬坐标,以法治力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彭浦新村街道办事处
2025年2月20日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