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和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之年,是全面推进实施静安区“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静安区积极争创更高质量、更好水平的全国文明典范城区的开局之年。南京西路街道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紧扣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这个工作主线,鼓足昂扬之气,汇聚奋进之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步。
一、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为重点,深入开展理论学习
1、 突出重点,强化理论学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始终贯穿的鲜明主题和突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依托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落实《中共静安区委关于弘扬城市品格提升城区软实力加快建设卓越的现代化国际城区的实施意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在践行新思想上当好模范、在高质量发展上成为典范、在彰显软实力上引领风范、在人民城市建设上打造示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主动服务大局。
2、 用好平台载体,扩大宣传教育受众面。充分运用“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提供思想理论、党史学习教育和文化知识等各方面丰富的学习资源,切实满足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新时代网络空间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依托社区党校、“金钥匙”讲师团,面向居民区和楼宇广泛开展新思想的大众化、分众化宣讲,举办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主题活动,力争普及理论、引导思想、凝聚共识。
3、 结合中心工作,以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按照中央、市委和区委的统一部署,开展“我们的新时代”、“美丽中国”等主题宣传,组织群众参与“强国复兴有我”、“凝聚新力量·逐梦新时代”、“同声颂党恩、喜迎二十大”等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基层宣讲、知识竞赛、论坛研讨等形式,精心组织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社会宣传。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城市精神品格
4、 深挖优质资源,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切实落实“把红色资源保护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工作要求,紧扣建团百年、中共二大召开和首部党章诞生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发挥好辖区内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团中央遗址等红色点位优势,整合辖区各类优质资源,组织开展“纪念中共二大和首部党章100周年系列活动”,推进《初心讲堂——走进党章诞生地》党课、《红色足迹——中国共产党党章历程》送展进社区等专题活动。用好红色文化书籍《南西逸境》、红色情景剧《民厚南里》、《两代年轻人、共筑中国梦》情景思政课、“城市阅读与书写——红色经典”、南西红色地图等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提升城区软实力。
5、 选树道德标杆,强化市民修身建设。结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增强道德建设实效。以“金钥匙奖”好人好事评选活动为载体,深入楼宇、居民区广泛挖掘,坚持面向基层、大众参与、重在教育的原则,从普通人、身边人挖掘好人好事。利用各类媒介大力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抗疫先锋”和“最美逆行者”,传递正确社会导向,彰显志愿服务工作力量,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先进事迹,营造“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参加静安区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弘扬静安“德文化”,充分彰显静安温度。开展“我们的节日”、“福民南西艺术季”主题活动,推进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广泛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
6、 以点带面,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按照“争做中国好网民,上海网民在行动”的要求,拓展以“福民南西”微信公众号为主、各居民区微信公众号为辅的微信矩阵,线上推送和线下活动相结合,为社区居民或白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服务。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居民小区微信公告、工作日报等优秀做法,提升社区微信公众号的质量,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加大正面舆论引导。紧扣党的二十大、进博会、提升城市软实力等主题,全方位统筹各类公益宣传阵地,加强公益广告宣传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注重交通护栏、透绿围挡等载体的公益广告设计,在细节上下功夫,使公益广告宣传更富时代内涵,更具表现力。
三、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提升文明实践功能体系建设
7、 坚持机制建设,完善文明实践工作路径。有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结合南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巩固完善街道分中心“1+2+X”的组织架构。坚持“党建引领、共同实践、融入治理”的基本原则,加强协调推进、探索创新、调研指导,依托楼宇、小区、街区、园区等资源,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枢纽”作用,做好信息收集、发布,资源挖掘、对接等工作,促进条块联动。加强对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日常指导,建立健全各站点工作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培训和考核激励制度,定期梳理实践团队和工作项目相关情况,对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给予指导。
8、 坚持融合提升,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共同实践、融入治理”的工作原则,推动力量融合、资源融合、功能融合,打造“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的文明实践综合体。努力推进文明实践站功能提升,将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围绕学习宣传理论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创新开展文明创建、大力弘扬时代新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五大方面内容,打造“街道分中心——居民区、楼宇(园区)实践站——特色实践点”的文明实践共同体,更加有效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激发文明实践生命力,构建文明实践新增长极。
9、 坚持品牌打造,增强文明实践引领力。借助文明实践共同体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着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心理疏导、理论宣传、红色文化巡展等重点项目,持续推进Nancy群团新干线、“南西缘”白领交友活动、“孤老年夜饭”、“夕阳依然红”、“红领巾学实社”、“相聚在蓝天下”结对助学、“垃圾分类我先行”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项目,做到有主题、有特色、有口碑,可重复、能持续、见实效,最终实现文明实践地域全覆盖、组织全覆盖,人群全覆盖,营造全民参与、全区域联动、全社会共同支持的文明实践新风尚。
四、提升志愿服务内涵,完善社会治理格局
10、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提升协调力。贯彻落实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工作的要求,依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持续探索“党建+群团”模式、优化志愿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利用社区志愿队伍资源,树立志愿服务典型,提升志愿服务能力,打造聚人才、有能力、有热情、敢担当的文明实践主力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志愿服务中心、义工协会、市民巡访队等文明实践阵地、平台、队伍的多方融合、系统推进,进一步擦亮“金钥匙”品牌。
11、完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支撑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推选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进第六届“静安最美”系列评选活动,继续为志愿者提供健康体检、医疗急救、心理疏导等服务保障,拓展多元的志愿服务礼遇模式。紧扣主要时间节点,做好志愿者慰问工作。深化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依托“上海志愿者网”做好各类志愿者注册、登记、服务记录全流程,进一步推广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工作机制、激发辖区群众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完善“平急”转换机制,推动志愿服务队伍从“战时共同体”转变为“社区治理共同体”,因需设岗、因地制宜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12、注重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提升感召力。发挥志愿服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建设中的机制作用,加强社区志愿服务体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相互衔接,围绕教育、医疗、扶老、育幼、助残等民生领域,聚焦贫困人员、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志愿者的网上注册率和线上活跃度,结合“3·5”学雷锋志愿服务日、上海书展、中国进口博览会、“12·5”国际志愿者日等节点,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文化。发挥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品牌号召力,挖掘、宣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引导更多市民群众支持和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五、有序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打造共建共享高地
13、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区为方向,保证文明创建工作常态长效。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工作要求,深入实施《静安区创建复评全国文明城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龙头,不断深化和推动文明城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各项文明创建工程的开展,严格落实材料审核、实地测评和问卷调查相关工作要求。继续深化“美丽街区”建设,发挥市民巡访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力量,聚焦重点工作、薄弱环节,加大督导力度,针对薄弱点位拾遗补缺,全面提升辖区整体环境。
14、以推进各项文明创建工程为支撑,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积极推进市、区级文明社区(小区)的创建工作,开展2021-2023年上海市文明小区创建预申报工作。依托“美丽楼组”创建工作,广泛开展楼道齐整治、环境齐营造等活动,探索楼组建设“静安模式”,进一步推动形成文明社区(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组织开展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第二十一届上海市文明单位和2021-2023年度静安区文明单位创建评选工作,注重调研走访和培育指导,引导文明单位积极参与城区创建、志愿服务与文明实践等工作,发掘身边典型,发扬工匠精神,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15、以开展弘扬新风主题活动为特色,聚焦重点领域风尚行动。结合“除陋习,践行新七不规范”,深化培育“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专项行动,做好“文明用餐”“公勺公筷”等主题宣传。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开展科普宣传和社会动员,引导市民群众做好个人防护、疫苗接种等工作。结合法治城区建设,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推进全区守法普法工作,进一步深化规则意识,共建共享与新时代相匹配的社会文明。
六、以区域合作和社会实践为抓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16、强化组织建设,深化未成年人宣传教育活动。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巩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夯实校际联盟工作品牌,形成垂直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高效联动,推进工作落实。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深入推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和“弘扬城市精神,争当时代新人”学习宣传,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为基础,充分运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等活动阵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活动,不断加强和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
17、完善阵地建设,提升辖区活动阵地效能。巩固儿童友好社区创建成果,加强管理、整合资源、优化服务,以嵌入式、菜单式、分龄式服务为儿童构建环境友好、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增强儿童及其家庭对社区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辛福感。结合区域单位特色和资源优势,以“相聚在蓝天下”结对助学为抓手,搭建社区助学单位和学生之间的爱心桥梁,开启快乐、知识、公益的爱心之旅。做强社区儿童图书馆服务品牌,并依托社区图书馆组织好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持续做好读者阅读导航、图书资料整理、读者上网辅导、小小图书管理员、守护小天使等项目。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南京西路街道办事处
2022年6月30日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