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南京西路街道建设
儿童友好社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办室、对应设置部门、下沉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各居民区: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上海儿童发展规划,提升儿童福利服务能级,创建儿童友好社区,现将《南京西路街道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南京西路街道办事处
2021年7月12日
南京西路街道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工作方案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目标任务,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沪妇儿工委〔 2021 〕7号)文件要求,街道拟以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创建评分标准为指引,加快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推动儿童优先发展、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以“儿童友好、人人友好”为目标,着力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创新实践,着力加强社区精细化治理的示范引领,着力打造有温度、有显示度、有感受度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儿童友好工程,让儿童友好塑造城市品格、融入城市血脉、彰显城市精神。
二、工作目标
坚持儿童视角,以儿童优先为原则,以儿童需求为导向,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区整体发展规划,与社区各项工作相结合,重点优化配置、整合统筹社区内儿童活动场所和服务项目,完善拓展现有阵地和机制,通过加强管理、整合资源和优化服务,以嵌入式、菜单式、分龄式服务为儿童打造一个环境友好、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增强儿童及其家庭对社区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年内争创上海市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
三、组织领导
街道妇儿工委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由街道妇联负责具体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街道各办负责同志、街道总工会副主席、街道团工委书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负责同志和社区教育负责同志共同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任务落实。
四、创建任务
以“儿童优先,促进发展;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因地制宜,创新实践;公平普惠,重点聚焦”为工作准则,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改善环境和开展一大批可行性高、富有创意、能满足儿童需求的项目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落细落实。
(一)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立社区联动机制。依托社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和校际联盟沟通协调机制,适时召开相关会议,协同推进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和公益人士共同参与儿童友好社区创建。责任部门:党群工作办公室、营商环境办公室(社区发展办公室)
2、建立资源整合机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席会议和街道妇联系统工作会议等,优化配置街道和居民区场地、设施、服务、人才等资源。责任部门:党政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室、营商环境办公室(社区发展办公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活动中心、社区学校、各居民区
3、建立儿童权益社区保护机制。依托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机制,充实工作内容,探索建立儿童社区保护网络,落实儿童伤害事件的预防、发现、报告和响应等联动机制。责任部门:党群工作办公室、社区服务办公室、社区平安办公室、营商环境办公室(社区发展办公室)、司法所、社区学校、各居民区
(二)打造1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
1、打造友好的室内共享空间。在社区学校设立街道儿童服务中心,打造适应儿童身心特点的议事、阅读和活动空间。依托街道公共服务阵地和“青春社区”建设,在居民区设立儿童之家,依托区域化党建,在社区单位、楼宇、公共服务机构设立若干个特色儿童服务站,构建“一中心”多站点的“1+12+x”网络布局,就近回应和满足儿童成长的服务需求,形成15分钟儿童友好活动圈。责任部门:党群工作办公室、营商环境办公室(社区发展办公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各居民区
2、打造友好的户外活动场地。利用社区现有资源,通过居民自治工作,小规模局部改造,建设儿童种植体验区。通过提供土壤、植物幼苗、儿童劳动工具和专业园艺师等,让儿童亲历亲为,亲身体验到家庭和课堂没有的生活经验,形成15分钟儿童友好体验圈。责任部门:社区自治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室、社区管理办公室、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各居民区
3、打造友好的儿童出行环境。深化“扫黄打非”工作,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优化儿童发展社会环境。围绕社区儿童服务阵地,在社区环境建设中融入儿童元素,包括设计儿童彩绘墙、儿童彩绘路面、安全隔离栏等,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形成15分钟儿童友好出行圈。责任部门:社区平安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室、社区管理办公室、社区自治办公室、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三)开展一批儿童友好品牌项目
1、开展儿童议事项目。发挥社区少工委的组织优势,通过“红领巾学实社”建立儿童参与制度,鼓励儿童对社区治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定期在街道、居民区代表大会中,听取儿童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并充分考虑吸收。发挥街道自治工作品牌优势,引入儿童友好理念。责任部门:党群工作办公室、社区自治办公室、各居民区
2、开展儿童健康项目。依托司法所“双员双师”工作,由心理咨询师与辖区12个居民区对接,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供支持渠道,帮助有需要的儿童,为家长排忧解惑。责任部门:社区平安办公室、司法所
3、开展儿童教育项目。依托街道各条线资源加强对社区儿童的思想引领和教育引导。依托街道团工委开展“国旗下成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小小红色讲解员”红色文化宣讲活动;依托“科学未来营”开展系列科普教育活动;依托街道图书馆开展“希希萌学社”,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等各类儿童教育项目。责任部门:党群工作办公室、营商环境办公室(社区发展办公室)
4、开展儿童服务项目。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开展社区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依靠街道福民项目“相聚蓝天下”和各级党组织、以及团工委、妇联等群团组织对特殊儿童、困境儿童提供结对帮助。为社区家庭儿童举办爱心暑托班。责任部门:营商环境办公室(社区发展办公室)、社区党建办公室、社区服务办公室、党群工作办公室
5、开展儿童活动项目。开展有助于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活动。整合活动资源,在居民区儿童之家普遍开展儿童活动,形成“一居一特”的儿童友好活动格局。责任部门:党群工作办公室、营商环境办公室(社区发展办公室)、各居民区
6、开展家长支持项目。突出街道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居民区家庭教育指导站的功能作用,举办家长课堂,教授父母和祖父母如何指导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会合作、分享和控制自我情绪。责任部门:党群工作办公室、营商环境办公室(社会发展办公室)、各居民区
五、保障措施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是进一步优化社区儿童活动场所配置,惠及儿童服务未来的民生工作,要通过整合社区儿童服务资源、实行任务清单管理,挖掘儿童友好人才队伍,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创造条件,开展广泛持续的宣传引导和一系列工作举措筑牢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基础。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街道党工委和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领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开展专题社区儿童发展状况和需求专题调研,制定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工作方案,并对推进情况加强督查督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街道关工委要组织以“五老”为成员的关爱工作团,关心好下一代。各责任部门要积极参与,结合工作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实施计划,精心安排,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特色的活动,切实增强儿童友好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持续加强儿童友好宣传与推广,绘制儿童友好社区地图,提高全体居民对儿童友好工作的知晓率,并充分利用街道公众号平台实时更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情况,让社区儿童都能参与互动并反馈提出建议。
(三)加强培训,培育队伍
将儿童友好理念加入街道各部门工作业务培训内容,贯穿业务工作始终;对具体工作人员开展儿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建立一支儿童工作者队伍;发掘热爱儿童事业的热心居民、家长、儿童及社会成员,组建一支儿童服务志愿者队伍。
(四)保障安全,有序创建
安全无小事,在创建儿童友好社区过程中各责任部门必须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认真组织各项活动。注意做好儿童服务中心和儿童之家等阵地场所的消毒卫生、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和环境安全,制定充分的应急预案,对儿童和家长开展必要的安全警示教育,务必保障创建各项环节安全有序。
(五)严守纪律,注重节俭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全过程坚持资源整合、活动整合、空间整合,创新开展,坚持儿童视角,满足儿童需求,最大限度调动社区多元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创建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市、区相关规定精神,既要符合创建标准,又要务实节俭。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