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曹家渡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上海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21-2025年)》《静安区法治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聚焦2023年静安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法治政府建设提档加速,为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1、全面推行政府服务“一网通办”。优化“一网通办”体系,深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员工政策法规培训,提升服务能力。中心全年共受理事项190个,业务受理总计8万余件次,政策咨询2万5千余人次。夯实线下15分钟政务服务圈,落实以“静邻帮办”为服务品牌的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推动个人政务服务向居委会延伸。目前可办理事项已上线147项,累计办理及咨询业务727件。窗口落实“两个免于提交”的工作要求,一键调证率98.61%。
2、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推进政务公开,通过“上海静安”门户网站、“和谐曹家渡”官方政务微信主动公开社会保障、为老服务、电梯加装等民生方面的情况,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公共事件的应急情况,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等信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5件。强化政府采购、招商引资、招标投标等领域诚实守信,严格履行各类合同约定义务。加强信用平台管理,做好信用查询录入,努力形成诚信社区良好环境。
3、不断加强优质营商环境法治保障。领导班子和职能科室包干负责179家对口服务重点企业,任务分配到人,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通过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做实企业服务内容、加强企业诉求处置效率等系列活动等,提升对企业服务效能。设立小微企业孵化中心、文创中心、企业服务中心、科创中心,建立中小企业服务站,把服务和政策送上门,让企业感受到曹家渡投资兴业的温度。
4、加强治安防范,筑牢平安建设防线。持续开展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和金融犯罪活动力度,配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严查违法线索,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整治活动,协同市场监督、文旅执法等多部门开展“扫黄打非”等专项工作。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严密扫黑除恶社区排查网络,做到排查工作全覆盖、无死角。2023年辖区治安案件175起,其中诈骗案件121起,盗窃41起,三车13起,社区治安情况有所好转。
5、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推进居委会减负增能,精简居委会报表台账、居委会挂牌、居委会证明事项。深化落实“四百”大走访,基层干部聚焦社区治理突出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依法合规完成姚西、三和花园、叶庆居委会委员补选。调整优化居民区“一会五委”治理架构及组成人员。严格把控程序,依法合规完成业委会换届改选13家。
(二)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决策
1、严格落实依法依规决策机制。制定并公开《2022年度曹家渡街道办事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对2023年街道重大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社区代表意见建议,围绕“五色生活圈”,形成五大类20项实事项目,并定期公开决策执行情况。将打造社区“睦邻法治文化阵地”,发挥“睦邻和乐”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作用,深化学法普法,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切实完善基层法治建设作为实事项目推进。
2、加强对行政决策的执行和评估。街道每季度研究推进实事项目执行进展,定期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组团联系基层活动,报告实事项目执行情况,并开展实事项目评估。通过社代会向社区代表报告实事项目全年完成情况,由社区代表进行审议,审议结果作为继续实施、调整、中止或终止执行的重要依据。对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记录、材料归档和档案管理进行规范,定期收集归档执行进度材料,在“上海静安”门户网站、“和谐曹家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公开,并录入档案管理系统,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3人报名参加新办执法证法律知识培训及通过考试。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加强调查取证的全面完整,严格按照裁量标准进行处罚。加强对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审核力度。今年共办理简易程序行政处罚案件306件,罚款额7630元,普通程序行政处罚案件355件,罚款额357200元。
2、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一码统管”工作平台,将沿街店铺、居住区楼栋、地下空间、垃圾厢房、商务楼宇统一纳入数字化管理,成为静安区“一网统管”应用场景最佳案例之一。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安全隐患严重的、影响市容市貌的等各类问题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力争做到管理高效、措施得力。
3、依法预防处置突发事件。落实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防汛防台、火灾事故、食品安全等分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9·18”防空演练等节点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和演练。建立街道双联处置机制,提升街区安全治理效能,变单个部门“单打独斗”“重复上门”为多部门联动协调处置安全隐患排查。街道按照双联机制出动巡查人员1228人次,发现、协调处置各类隐患问题212起。
4、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教育管理。做好机关工作人员法治全教育培训工作,充分依托“引航传习所”精品讲座、社区法治联盟、“学习强国”等平台资源,通过讲座、庭审观摩、学习研讨等多种方式,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实践要义、宪法法律等的学习教育。机关工作人员积极参加“行政执法人员基础法律知识培训班”,3人通过考试取得执法证。
5、自觉接受各方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共开展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9件。及时落实、反馈检察建议3件,按期办复率100%。认真办理行政诉讼案件1件(上诉案件),落实行政诉讼案件行政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无行政复议被纠错、行政诉讼败诉案件。通过举办法治沙龙、庭审旁听,案卷评查、以案释法,促进依法规范执法。全面落实政务公开要求,未发生因被投诉举报等被追究责任情况。
(四)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围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26国际禁毒日”、民法典宣传月等节点,深入社区、学校、楼宇、园区,通过张贴海报、现场设摊等方式,在治安防范、消防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燃气安全、扫黄打非、电信诈骗、禁毒、反邪等领域开展各领域、全方位的宣传。加强对“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的法治教育培训。开展妇女权益保障、谨防电信诈骗、规范住房租赁行为等主题法治沙龙活动56场。
2、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深化“三所联动”工作机制,开展矛盾协调的多元化化解。加强各类矛盾纠纷主动排查和化解,每月召开矛盾排查情况分析研判会,按照矛盾发展进程讨论处置方案,最大限度将矛盾吸附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居村、大事不上交、矛盾纠纷就地解决”。2023年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24起,其中制作矛盾纠纷口头协议596份、人民调解协议书128份;110联动650件(624件已反馈,26件未反馈);一网通办16件 。
3、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凝聚辖区政法单位法治力量,整合专业资源,举办社区法治联盟系列活动之法律读书会,推进社区法治、德治、自治、共治“四治融合”,提升社区居民依法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推动“一居双顾问”深入参与基层自治和依法治理,定期为社区居民解答法律咨询、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和法治宣传讲座。2023年共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607件,律师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4件,举办法治讲座44场,惠及892人次。为居村(社区)依法治理提供法律意见1件 ,法律顾问接受法律服务委托1件,举办心理疏导活动2场,惠及40人次,解答心理咨询16件。
二、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3年,曹家渡街道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方面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一是依法治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司法所法制审核专业能力和队伍建设与街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新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是依法行政工作方法创新不够。今年街道3件检察建议,反映出街道在社区安全管理方面仍待提高,还需延伸网格化“巡查触角”,打通社区治理“末梢”。三是法律服务效能还有提升空间。社区优质法律服务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需进一步健全,法律服务供给能力还待提升。
三、2023年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思维能力全面加强
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相结合、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委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开展专题学习。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应知应会清单》,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交流心得等方式,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二)强化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法治建设实效全面提升
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与街道各项工作相结合共同推进。落实主要领导干部述法工作,在法治建设委员会会议上作专题述法。加强对街道依法治理的制度保障,今年建立并出台了《曹家渡街道公职律师管理办法》,切实发挥公职律师作用,着力防范化解法律风险。高度重视并积极申报法治示范创建工作,街道法治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专题研究部署推进第二轮上海市法治建设示范创建和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落实。司法所负责人列席党工委会议、行政党组会,对相关事项提供法律意见。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持续筑牢法治政府建设基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学法应知应会清单。持续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委员会和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不断强化基层依法治理。整合资源抓好社会面普法宣传,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
二是全面推进依法履职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行行政决策程序,提高依法决策的质量和水平。落实依法规范文明执法,继续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重点区域行政执法,提高群众安全感和获得感。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发挥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作用,妥善应对检察建议、复议应诉。要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打造法治营商环境,提升治理法治化水平。
三是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选址长宁路209弄28号新建街道法治服务中心,与综治中心合署办公,按照“1+2+14+28+N”(1个街道法治服务中心平台+2个东西联勤联动街区工作站+14个居民区法治服务站+28个商务楼宇园区法治服务站+N个专项工作组)的组织架构,以“邻距离法治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为主题,打造集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法治服务综合体。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