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静安区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管企业、委管企业、委内各科室、区董监事管理中心:
现将《静安区国资委2024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静安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5年4月8日
静安区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是静安国资国企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是“十五五”发展的谋篇之年。静安国资国企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全会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和“五心五力”要求,深入实施“六大专项行动”,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静安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十五五”良好开局作出更大贡献。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提升国有经济对全区经济贡献度
1.锚定国企核心经济指标。在2025-2027年任期中实现利润总额增速不低于全区GDP增速,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业人员人均利润额、营业收现率等关键核心指标同比提升的“一高一控四提升”要求。
2.提高区管企业GDP和税收的双贡献。着力扩大投资,以国企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加快张园二期、梅龙镇广场等项目进度,实现空间转型和布局优化。挖掘增长潜力,持续推进国企低效产业用地处置和空置商铺去化,提高商办楼宇坪效,实现税收“颗粒归仓”,纳统指标为全区做出积极贡献。
3.加强对企服务和经济调度。落实招商服务一体化工作制度要求,建立企业常态化联系机制,做好政策宣介、招商引资、载体服务、资源对接等工作。在招商引资及服务过程中,加强经济调度工作敏锐度和主动性,关注产能利用率、新签订单等前瞻性指标,协调推动复杂疑难诉求办理。
二、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4.优化资本布局。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设立静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公司,发挥在国有资本投资、存量资产盘活、国有股权运营、基金运营管理等方面作用。推动区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体系建设,推动ESG报告编制发布全覆盖。构建区属5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水平分析评价体系,鼓励开展市值管理。服务静安产业发展,优化国资基金布局结构,聚焦主责主业,规范基金投资,强化基金管理,发挥好政府引导基金带动作用,产业投资基金助力科技创新、主业发展作用。
5.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市区联动,积极参与市级国资战新产业布局,加大新质生产力赛道投入和国资收益倾斜。推动区管企业聚焦区块链、超高清视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加快投资布局和产业培育,加快聚集各类高能级创新主体,提升城区核心功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应用赋能传统产业发展。
6.完善企业布局。推动区管企业落实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和任务清单,加快转型升级。分析区内同类业务分布情况,研究同质化业务整合可行性。开展企业管理层级压缩,原则上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有序合理压缩产权层级,严格限制四级企业新设。推动区内委办局及街道所办企业规范清理工作,实现“产权脱钩、资产盘活、低效退出”。
7.提升企业质效。加大亏损治理力度,实现亏损企业户数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期间下降30%目标。加大“两非两资”清退力度,以加强参股企业管理为重点,推进国资系统内吊销未注销参股企业的清理和低效无效参股企业的退出。加大存量房盘活力度,加强过程指导和跟踪问效,提高存量房处置计划完成率。
三、持续推动改革实现整体落地和重点突破
8.推动改革持续深化。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引导企业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领域集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通过清单化管理、穿透式督导、数字化评估,推动企业全面完成2025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实现高质量收官。全面总结“十四五”工作,统筹谋划 “十五五”发展规划。制定《关于静安区国资国企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市区属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前瞻性、高起点研究后续改革工作,做好与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衔接,以及与“十五五”规划的协同。
9.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以数据港“双百企业”改革为契机,开展各项改革创新试点。发挥科创策源基金助力原始创新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孵化高端项目。支持区管企业与各高校、科研院所、链主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合作,加大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优化科技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制度供给,吸引集聚一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专业性人才,进一步促进静安科创产业集聚与发展。
10.提升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督促指导区管企业党委优化前置研究讨论清单,推进具有人财物重大事项决策权且不设党委的独立法人企业的党支部(党总支)对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进行集体研究把关的实现路径。全面推进董事会、监事会改革,制定《静安区国有企业董监事会改革方案》,设置审计委员会。完善外部董事管理制度,建立外部董事人员库,加强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指导企业撤销监事会和监事。督促企业全面开展章程修订。
四、切实提升国资监管针对性有效性
11.强化主责主业管理。围绕静安区域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主责主业目录,推动区管企业将主责主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常态化主业发展情况监管机制,推进主业发展质量动态监测、分析评价和结果运用,加强对区管企业主业发展情况的跟踪评估和结果反馈。
12.优化任期考核方案。完成2022-2024年任期考核及薪酬分配,优化2025-2027年任期“一企一策”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分类设立考核指标,调整完善考核指标权重分配,更加突出区管企业主责主业发展情况,以及对区域经济社会贡献的考核。
13.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理顺企业内部分配关系,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贴补贴等,加大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激励,推动薪酬分配向基层一线倾斜。定期开展工资内外审计检查监督。在符合条件的企业,试点开展中长期激励。
14.推进数字赋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将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升级为“静安国资数智管理系统”,增设事中事后管理分中心,打造“1+6+1”的功能格局。全面对接司库系统,实现本区国资系统财务风险的整体可控。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注重数据价值挖掘,增强监管智能化。
15.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定《关于加强静安区区管企业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构建事中事后二级监管体系。按照“谁审批、谁跟踪”的原则,落实区国资委和区管企业对国有资产交易、对外担保、借款、发债融资等各自决策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责任。
16.狠抓重点领域风险防控。落实11类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点聚焦过度负债、无关多元、多层架构、控股不控权和虚假控股等方面,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工程项目审计整改和经责审计整改。推动监管从控股企业向参股企业延伸,从区管企业向重点子企业穿透。用好总会计师工作报告机制,加强企业内审队伍建设,强化风险预警和防控。
五、积极营造良好稳定发展环境
17.履行社会责任。做好促进就业工作,落实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助力文山州振兴发展。做好节能减排、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工作。
18.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区管企业新媒体矩阵传播能级,扩大静安国资国企改革亮点成效、典型案例、先进人物的宣传面。指导推动系统企业积极妥善做好舆情监测和应对工作。
19.维护安全稳定。持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做好信访矛盾化解和“12345热线”工单办理,用心用情回应群众诉求。落实区管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履职情况监督检查,指导区管企业健全应急处置机制。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