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依法治区办的具体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静安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坚持把法治工作与绿化市容行业特点相结合,现就我局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机制保障。
1.优化组织架构。在局法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科室及基层单位协同推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局《2021年法治工作要点与责任分工》,明确各科室、基层单位的职责,并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2.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落实《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及7个配套文件,规范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出台本单位2021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共1个事项,并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
3.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21年共应诉两起行政案件,应诉率100%。两起案件中,法院均已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胜诉率100%。
4.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更新局政务公开标准化目录依据、时限、主体、渠道载体等内容;做好区门户网站栏目管理维护,通过区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主动公开公文,发布我局年度工作预算、工作要点等重要工作情况。截至2021年10月,我局机关受理信息公开11件,已全部作出答复;涉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诉讼1件,法院依法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二)强化制度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1.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离不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截至2021年10月,在局党组书记亲自带领下,中心组共组织16次集中学习,其中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静安区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上海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等重要思想和党内外法律法规。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活动,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2.构建学习型机关氛围。进一步强化局机关和各事业单位学法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营造学法氛围,目前已有一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结合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组织相关科室和事业单位开展专题学习,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合法、程序到位、行为得当。基层事业单位每月工作例会中融入学法内容,结合具体事例,以案说法,提高具体问题的处置能力和水平。10月,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邀请浦东干部学院的魏淑君教授来局授课,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和核心要义,提升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能力。
(三)挖掘行业特色,深化政务服务。
积极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实,推进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推进绿化市容精细化管理。
1.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宣传。严格执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继续深入开展分类分级法规培训,不断优化区级、街镇、各条线、第三方《条例》宣讲队伍。制定2021年静安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考核标准和专项经费分配方案。目前,全区居民区推进垃圾分类累计覆盖40万户,推进强制分类的党政机关73个、企事业单位546家、菜场35个、学校169所、医院47所、公园10座。已创成上海示范城区,14个街镇均已创成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10月份区第三方测评,居住区达标率98.85%,单位达标率99.44%。已设两网融合服务点1003个,建成两网融合中转站15座、集散场1座,两网融合点站场收运体系有序运行。
2.积极开展绿化六进服务。积极开展绿化六进服务。倡导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普及绿化知识,让市民真正“亲近绿色”,让绿色文明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持续开展群众性绿化“六进”服务,将生态文明送进社区、校区、营区、园区、楼宇、村宅。开展绿化“六进”活动23次,累计送花11250盆,受众超过一万人次。坚持每月一次开展公园园艺大讲堂活动,主要的活动形式包括水仙花雕刻、多肉植物养护、植物科普、花卉制作等,努力为市民游客打造学习园艺知识的场所。继续开展每年一次的“3.12植树节”、“公共树木认养”等法治文化活动,营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法治宣传氛围,累计受众超过4000人次。
3.持续巩固市容环境质量。根据深化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通过积极宣传、集中整治、联动管理等措施,巩固和推进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示范道路建设,继续推进创建17条示范道路。每月15日组织开展“我的门前我清洁、我的区域我负责”城市清洁行动,根据街镇区域实际情况,分别以“责任区大扫除”、“大冲洗行动”等不同活动类型开展,发动责任单位积极参与共清共治,共同维护市容环境整洁有序,起到了较好的宣传引导作用。结合区工程渣土管理会议的召开,向静安区7家中标的运输单位及相关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宣传《固废法》以及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的相关规定,指导规范企业的固废管理工作。
4.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结合“一网通办”和政务服务改革,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在电子数据应用方面,持续推进“两个免予提交”,共涉及18个事项(包括12个行政许可、4个其他权力、2个公共服务),35份材料,均已落地;与市级部门对接,拓展公共领域服务场景应用,将绿化认建认养接入随申办;配合完成市局在区行政服务中心的调研工作,推进静安先行试点在自助服务终端办理市级事项,目前市级38个事项中已成功接入31个事项。在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方面,配合区房管局“开中介一件事”,进行房地产中介登记备案和招牌设置审批的业务流程再造;在建设工程领域,将建设工程有关事项的申报核准纳入静安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办理范畴,并确立帮办人员,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确立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项清单和方案,利用“互联网+监管”平台完成抽查和数据录入,提升监管效能。严格落实“双公示”制度,及时向公众公开行政许可决定。窗口人员结合业务办理向行政相对人普及相关办事流程,将政务服务窗口变成一线普法阵地。10月,举办“一网通办”三周年进公园宣传活动,在四个公园点位播放“一网通办”宣传视频,摆设易拉宝,发放宣传资料和小礼物400余份,鼓励市民扫码下载随申办应用,扩大“一网通办”知晓率,构建更好营商环境。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是法治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我局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类事项比较多,涉及面广,专业性较强,行政许可人员梯队建设需要进一步充实,现有行政许可岗位带徒弟、传帮带的机制需要优化;个别人员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还不够重视,有的还流于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审批轻管理、重结果轻程序现象。下一步的具体设想,一是健全人员培训的机制,除了新录用人员岗位培训、定期的法制轮训外,每年安排一定的机关人员参与基层一线管理工作,从实践中夯实法治理论知识;二是优化业务科室人员配置,行政许可岗位尽可能按照AB角设置,兼顾老中青年龄结构,建议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尽可能多的熟悉局内许可事项和工作要求;三是进一步发挥公职律师在审查修改法律文书和重大合同、处置涉法涉诉案件中的作用,加强公职律师与法律顾问工作的衔接。
二是普法的宣传方式需进一步优化。尽管我局当前的法治宣传普法工作力度和以往相比有了较明显的提高,既能突出针对性,也能把握时间节点,但各自条线独立性较明显,融合度不高。考虑到市容、景观、绿化、环卫都属于大市容的范畴,一是在日常的宣传普法工作中,适时的可以开展一些综合性的活动,提高工作的效率;二是在事中事后监管时,进一步优化局内部信息的互通机制,提高突出问题的监管效能,提升普法的集群效应;三是加强以案说法,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等方式用生动的案例给工作人员普法,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三、2022年法治工作计划
2022年,我局将围绕依法治区工作目标和“八五”普法工作要求,强化制度落实,突出重点特色,以创新举措打开工作的新局面,不断推进我局法治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事项的自查工作,并配合做好区主管部门的评查工作。
二是结合行业特色,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按照法治性、创新性、实效性、社会性和可借鉴性的标准,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抓好绿化市容领域法律法规的宣传推广,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营造良好的学法环境。
三是深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做好财政预决算、行政审批事项、公文办理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四是提升“一网通办”的能级和水平。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加强电子数据运用,深入推进“好办”、“快办”、“一件事”改革,依据法律法规完善进驻窗口事项和办事指南,为“一网通办”提供更为有效的法律支撑。
五是加强信用监管,构建新型监管体制。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清单,推行信用承诺,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结合“互联网+监管”工作,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形成线上线下互补的监管合力。
六是完善学法机制,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理念。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纳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往深里学、往实里学、往心里学的良好氛围。
七是加强法制培训,提升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法治素养。邀请局法律顾问、区法治宣讲队等专业人员来我局做讲座,讲解民法典、行政许可、行政诉讼审判等内容。
八是结合重要节点,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结合“3.12植树节”、“6月安全生产月”、“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相应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和送法活动,推动宪法和部门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21年12月3日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