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5号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上海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三年三步走”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静安区常住人口在保持30万左右的同时,流动人口总数也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区流动人口数量大体维持在四万左右,且以年轻人口为主,并普遍具有长期留居倾向。流动人口的流入,不仅为我区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给城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还出现了违法生育、出生性别比偏高、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充分保障流动人口享有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等瓶颈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按照国家和上海市人口计生工作的要求,将对流动人口开展婚育证明查验、定期孕检筛查、建立生育联系卡、生育情况跟踪和优生优育服务等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对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保障人口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努力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努力形成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工作格局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流动人口开展规范管理、优质服务是人口计生委工作职责所在。因此,我们要从规范工作程序、统一服务标准入手,以“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为工作原则,以管理促进服务,以服务带动管理,建立健全“区指导监督、街道组织落实、居民区综合服务”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格局;完善市——区——街道三级流动人口户籍地与现居住地的信息交换平台的使用;加大探索流动人口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模式,将流动人口融入现居住地服务管理之中,从而全面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水平。
同时,要按照“公平对待、强化服务、完善管理、促进融入”的原则,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即由过去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副业”逐步向“主业”转变,强化管理和服务,与其它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安排;由传统的“外来人员”概念向“新上海人”概念转变,在条块结合的基础上,以块为主,逐步向社会化、规范化发展;由注重对流入对象原始管理,逐步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努力做到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流动人口的情况,走出一条以人为本、服务为主、具有静安特色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路子,努力为国际静安建设作出新贡献。
三、不断完善和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不断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形成必要的利益导向机制,切实解决流动人口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计划生育利益问题。静安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指导中心以及各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要全面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七免一普及”服务:即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免费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保健服务、免费发送避孕药具、免费为新婚夫妇提供孕前优生检测服务、免费提供婚前检查、免费提供孕情检测、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普及0—3岁科学育儿知识。另外,各街道、各部门都要根据流动人口的需求,开展文化教育、医疗普及等健康向上的活动,让“新上海人”在平等的环境中分享“国际静安”的快乐。
四、推进分类分层服务和管理模式,加强实施现居住地管理
(一)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管理
建立“卡、证、帐”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模式。积极依托社区人口协管员提供流动人口信息,上门核实后对居住在本辖区3个月以上15—49周岁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建立“上海市计划生育卡”,掌握婚姻和生育等信息,输入“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系统”,建档备案。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发现未持全国统一格式《婚育证明》,应要求其在规定时期内补办。在限期补办期间,现居住地街道可为其办理临时《婚育证明》。向房屋出租人发放“静安区房屋出租人为来沪人员提供住宿应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告示”,向租赁房屋流动人口发放“静安区房屋承租人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告示”。健全流动人口基础台帐。通过“以证管人”、“以房管人”和“以帐管人”,确保“信息有登记、租赁有管理、权益有保障”。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拟在上海生育第一孩,需出具《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或户籍地出具的婚姻和生育证明等有关证明,到现居住地街道人口计生部门办理《上海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联系卡》。
一方为本市户籍,另一方为外省市户籍的流动人口,拟在本市生育第二孩,需符合本市生育政策,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区人口计生部门应依法审批。
(二)封闭住宅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封闭住宅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实施意见”,落实“静安区封闭住宅区计生管理服务制度”,按照“静安区封闭住宅区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标准”,各街道、居民区要紧紧依靠物业,对本辖区内封闭住宅区做到基数清,每月主动与物业联系,及时了解流动人口房屋出租情况,对新入户流动人口家庭及时上门访问,上门前张贴“上门小告示”,预先告知上门的时间与大致内容,上门时佩挂统一胸牌,明示身份,给服务对象安全感,进门后微笑服务,统一规范用语, 了解掌握其婚姻和生育情况后立即登记建卡,同时,做好“四帐一表”。
(三)商务楼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
商务楼宇流动人口由白领和普通员工组成,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商务楼宇人口计生服务网络,设立联络员,建立企业法人联系制度,加强与企业法人、物业管理部门的联系,将人口计生服务渗透到商务楼宇经常性工作范畴,使楼宇流动人口获得均等化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在商务楼宇内告知计划生育维权电话,畅通诉求渠道。发现商务楼宇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及时与居住地联系,做好终止妊娠宣传工作。同时,提供各项人口计生服务,开展各项人口计生宣传服务活动,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
(四)集贸市场流动人口管理
在集贸市场内配备一名同志负责场内流动人口计生工作,了解掌握辖区内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婚姻和生育情况,做好“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登记表”;查验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婚育证,对没有户籍地婚育证明的,应督促补办,或督促其到现居住地办理临时婚育证明,发现计划外怀孕,及时与居住地联系,做好终止妊娠宣传工作。同时,提供各项人口计生服务,开展各项人口计生宣传服务活动。
(五)社区单位流动人口管理
街道办事处掌握辖区内社区单位基数,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并做好“社区单位雇佣流动人口情况登记表”,查验《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婚育证》,对没有户籍地婚育证明的,应督促补办,或督促其到现居住地办理临时婚育证明,发现计划外怀孕,做好终止妊娠宣传工作。同时,提供各项人口计生服务,开展各项人口计生宣传服务活动。
(六)流出人口计生管理
居民区计生干部掌握流出人员信息并及时上报街道。为流出育龄妇女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拟在外省市生育第一孩的,为其办理“计划内生育一孩证明”。依法落实流出人员应享有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
五、正确使用上海市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
建立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制度是上海市人口计生委的要求,也是获取流动人员信息的最佳途径,通过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信息交换平台,及时将流入和流出人员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反馈,重点是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生殖保健服务、避孕节育、持婚育证明和缴纳社会抚养费等情况反馈,信息反馈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保证我区对流动人员信息反馈率居全市前列。
六、坚持依法行政,推动执法检查经常化
以流动人口的居住地为主,加大《流动人员婚育证明》的查验力度,居民区对流动人员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协助街道计生办做好查验工作和日常督促;各街道对各居民区反馈的情况要及时跟踪和信息采集,每年开展不少于四次《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执法检查;区人口计生委在各街道查验的基础上,每年1—2次组织抽查。如果发现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应及时与户籍地联系,共同做好宣传教育,终止妊娠。发现计划外生育,按照《上海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若干规定》的有关要求,与户籍地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
七、建立区域与多地联动协作,构建“一盘棋”计生网络
积极推动区域与多地合作,以“走出去,跑多地”的形式,主动与流出地联系,通过签订“双向管理协议”,逐步完善多地与区域之间的协作机制。依托信息化技术,通过“静安人口计生网”等平台,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为区域联动机制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从而实现信息扁平化、无障碍沟通的目的。探索建立联动协作机制,构建人口计生“一盘棋”的计生网络,加强与流出地的沟通、协调和联动。
八、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动协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区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规定,顺畅管理体制,理顺条块关系,建立起部门之间联系、协查、配合、通报制度,做到各司其职、职责分明、齐抓共管。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配合做好流动人口计生工作。
九、加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形成自我服务网络
逐步建立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集贸市场、餐饮行业、家政服务行业、居民区成立计划生育协会,注意吸收具有一定思想基础和组织能力并相对稳定的流动人员作为志愿者和协会会员。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形成流动人口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网络,维护其实行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区人口计生委根据市人口计生委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考核评估指标,拟定上述工作要求。希望各相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区结合实际,生动活泼创造性地开展对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探索新经验,不断推进我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静安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00九年六月八日
看不清?点击更换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