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在地文化资源与区域文脉传承,有效打造静安区“艺术苏河”品牌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滨水区域的升级开发是国际知名城市塑造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静安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强区”,促进静安文化发展“开创新局面,实现新作为”的重要抓手。聚焦苏河湾区域文化在各项产业中的纽带作用,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及城市更新升级,吸引高端文化创意艺术产业、高端体育消费品牌集聚,打造文化艺术节活动、体育赛事,提升文化商业旅游赋能,增加公共文化服务配置。区文化旅游局摸清底数、分析优势、找准定位、精准发力,力争把苏河湾打造成为静安文化遗产、文化景观、文化设施、文化品牌等的核心集聚带和能够代表上海国际形象的文化地标。
二、对提案内容的答复
(一)保护开发历史文脉,构筑滨水文旅新格局
1.历史建筑保护开发
挖掘苏河湾商旅文联动发展载体空间资源,切实做好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性开发利用。针对吴昌硕故居保护性开发项目,吴昌硕故居作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因故居所处的安康苑22号地块整体开发暂停,故居现处于空置状态,目前由上海苏河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管理。2024年12月,苏河湾公司已对吴昌硕故居实施整体结构加固工程,基本消除建筑的结构安全隐患,为未来开发故居做好铺垫。
十四五期间,苏河湾区域内已完成多处文物建筑保护活化利用,如统筹推进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妈祖庙“天后宫”历史建筑群修缮工程,在完整保留清代庙宇建筑形制的同时,创造性融入“幻·遇天后宫”沉浸式数字艺术装置,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国际光影艺术地标;完成“慎余里”石库门建筑群修复工程,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再现新式里弄建筑精髓,构建承载城市记忆的活态文化空间;裕通面粉厂、四安里经维护升级后,分别引入了“蓝瓶咖啡”国内第一家门店和荣申府餐厅,形成商业与文化融合的多元业态。在吴昌硕故居今后的保护开放过程中,我们将积极协调各单位,以吴昌硕艺术为纽带,打造苏河湾地区的文化新地标,形成具有苏河湾地区特色的文化活动体系,进一步提升海派文化的影响力。
2.数字科技融合赋能
以数字技术激活历史文脉,构建“可感可触”的历史建筑数字叙事体系,为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注入科技动能。积极推进苏河湾沿线“建筑可阅读”项目,实现建筑阅读方式三次迭代升级,从“扫码阅读”1.0版,拓展至“建筑开放”2.0版,迭代形成“数字转型”3.0版,推动更多历史建筑实现“可看、可听、可读、可约、可购、可享”。同步推出苏河湾全域文旅地图,系统整合苏河南北两岸32处重要景观及13座桥梁资源,并上线“一部手机游静安·静安文旅VR全景地图”可视化导览平台,汇集海派文化、红色文化、江南文化特色的数字化历史建筑资源,构筑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遗产传播体系。
3.文旅资源整合创新
创新链式开发模式,有机串联文化地标,通过水陆立体网络重构滨水文旅生态格局。不间断推出“静安真好看、真好玩、真好逛”系列文旅微游活动,精心策划“艺术苏河”主题微游体系,有机串联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四行仓库等艺术空间与历史建筑,沿途融入咖啡店、书店等城市生活场景,并创新推出“悠游苏州河”水上航线,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苏河湾两岸风貌,构建水岸联动的立体游览网络,形成集艺术展览、休闲消费、城市漫游于一体的滨水艺术走廊。
(二)联动当代艺术产业,擘画“艺术苏河”品牌建设新图景
苏河湾作为城市中心滨水样板,承载打造重点功能区和中央活动区双重使命。同时,作为“文化引领战略”的三大文化标志区之一,苏河湾区域将实现从历史遗产集中区向滨水公共艺术走廊的转型,重点依托苏州河滨水空间及沿岸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通过活化利用历史建筑等方式,改造新建文化艺术空间,塑造海派历史文化的魅力展示区和高尚人文休闲的中央活动区。
1.立体矩阵强化品牌影响
以国际艺术资源联动滨水空间,通过多元活动矩阵构筑立体传播网络,推动“艺术苏河”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2023年成功举办首届“静安国际光影节”,呈现396场光影盛宴、36场活动、10大主题日,联动南京西路、苏河湾、大宁三大商圈,全网总点击量超20亿次。2024年推出“艺术苏河”展演季,联合苏州河畔艺术机构与画廊举办50余场现当代艺术展览,重点引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苏河艺术双年展、全球最大潮流艺术展BTS、苏富比拍卖系列及“奔流计划—苏州河对话塞纳河”等国际性活动。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首次落地苏河湾,以茶文化展示中华传统魅力;上海·静安戏剧节首次落地苏河湾商圈“戏剧任意门”艺术装置,通过戏剧链通世界,打造艺术互动新场景;静安音乐节深度融合苏河湾空间,呈现多元音乐体验;弄堂风情游、静安国际雕塑展等全年活动吸引近千万人次参与,媒体曝光量突破3千万次,全面构建艺术展示、商业消费与滨水空间深度融合的立体矩阵,“艺术苏河”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2.跨界场景激活消费动能
通过跨界整合商业与文体资源,创新推出“艺场+”模式,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构建城市消费增长新引擎。打造“艺场+商圈”场景,联动静安大悦城、MOHO、苏河湾万象天地等重点商圈,策划周年庆、限时快闪店、运动嘉年华等主题活动,推动艺术流量向消费转化;创建“艺场+体育”模式,结合体育赛事节庆,通过制作静安文旅手册、定制“乐游静安”文旅线路、推出一系列文旅专属优惠,吸引赛事人员参与“艺术苏河”2024展演季,为活动引人流、聚人气;构建“观展+住宿+休闲”一体化消费场景,联合线上平台推出住宿、展览、演出、下午茶消费券,覆盖区内245家酒店,涵盖博物馆、美术馆、元宇宙、演出、脱口秀、演唱会等80多项文旅消费专属优惠,切实实现文化引流和商业促收的良性循环,全面丰富消费场景,延长消费链条,跑出城市消费“加速度”和“高质量”。
经过系统实施历史文脉保护开发工程,苏河湾区域已初步形成“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文化可体验”的滨水文旅新格局,后续我们将持续推动文商旅资源整合,坚持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游客在感受艺术文化的同时,体验城市独特精神品质和文化底蕴,为苏河湾世界级滨水商业街区的品牌建设注入历史厚度与体验深度。同时,将持续深化“艺术苏河”品牌内涵,优化国际艺术资源导入机制,完善数字文旅服务体系建设,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提供实践支撑。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