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卓嘉委员:
您提出的《推动AI技术赋能文娱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未来经济增长引擎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AI技术与‘谷子经济’和潮流玩具产业融合发展”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文娱产业与数字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已成为趋势,为文娱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手段和表现形式。静安区将紧扣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聚焦以下几个方面,培育文娱产业经济增长新动能。
1、聚焦优势资源,构建“谷子经济”创新平台。静安区依托“灵石中国电竞中心”及“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产业基础,联合上海大学、SMG等战略合作伙伴,打造“AI+文娱”技术研发与内容创新平台。一方面依托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拳头游戏等影视、游戏企业的众多自有IP的版权优势,依托静安大悦城作为全国范围内的“超级IP首发地”的区域优势,推动经典IP焕新与新兴IP孵化,开发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色的文创衍生品,吸引更多“谷子经济”相关首店首展、快闪活动、更多优质动漫企业和项目入驻静安。另一方面,依托大宁创芯谷、多媒体谷等载体,搭建“数字创意产业孵化平台”,支持NFT、虚拟物品交易等新兴业态发展;支持区内企业依托现有互联网平台,搭建虚拟物品交易专区,探索NFT数字藏品合规化交易模式;推动在文创科创园区载体试点建设“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互动体验中心”,推动NFT、虚拟物品、潮流玩具等新兴业态发展。
2、聚焦核心环节,强化产业政策和科技金融支撑。2024年出台的《静安区关于促进影视传媒、游戏电竞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及《静安区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文创产业与科技融合跨界发展。在传统影视、游戏、文创产业的基础上,鼓励做深、做长产业链,着力支持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和数字化开发、支持技术能级的不断提升,创新推动沉浸式体验空间、多业态融合集聚等新型消费场景打造等,对新兴文创产业发展方向、业态的项目着重给予支持。同时,充分发挥清宁资本等的国有基金管理优势,依托其设立的超高清视听产业专项基金,探索“园区+基金”模式,支持园区企业在NFT、虚拟IP设计等领域应用AI技术,促进潮流IP的孵化与发展。
3、聚焦产业引领,积极搭建平台推进跨界合作。一是依托 “光影派”文旅企业沙龙活动、文创私董会等形式,促进文创公司与技术公司、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跨界对话,同时,支持文创企业通过参与国际型展览、赛事活动等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本土潮流IP与科技结合走向全球市场。二是联动商圈和街区,进一步推动“二次元”商业布局。静安将重点聚焦南西、苏河湾和大宁三大商圈,鼓励更多商业载体全力挖掘“二次元”消费新潜力,为传统商圈注入澎湃新动能。静安区大悦城通过引入AR互动快闪店、虚拟偶像巡展等,将潮流玩具与沉浸式体验结合,实现“二次元”消费“一枝独秀”。今年以来,CP静安开展“泛二次元”尝试,推出文创集合店Minisoland主题旗舰店;苏河湾万象天地不断推出明星 IP 活动;静安大融城即将对下沉式广场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将其打造成“二次元”新型主题街区。
二、关于“抓住AI赋能的创作新机遇,推动数字影视与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
目前,静安区汇聚了博纳、爱奇艺、梦将军等著名影视企业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等影视高校,另有SMT、幻维数码、青瞳视觉、文广互动等超高清内容制作企业和云天励飞、芯睿安等人工智能、芯片测试技术企业,为AI智能影视与超高清产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内容和技术基础。下一步,我们计划以超高清视听发展为切入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相关工作:
1、整合区域资源,推动先试先行。一方面,立足区域内学校及科研院所资源,着力推动产教融合。由上海大学、静安区政府、上海市教委主办的电影特效国际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八届,2024年的论坛以“人工智能:中国电影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为主题,探讨AI技术在赋能影视内容创新、视效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携手业界知名生成式AI艺术创作平台Layer AI,成为上海首个开设AI电影课程的电影学院,并成立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AI未来影像创研中心。区域内院校纷纷跨前一步,开设AI影视交叉学科,定向培养算法工程师、数字人技术专家,推进人工智能、虚拟制作、沉浸式交互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转化,赋能创新人才培养,也为区域AI智能影视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打好人才基础。另一方面,立足超高清视听内容创制,与上海大学开展了多领域合作。静安区和上海大学共同打造的“未来超高清技术国际创新中心”即将落地,项目将聚焦AIGC创作,致力于推动超高清视听内容生产,推动AI在影视制作、虚拟现实、元宇宙等领域的应用。大宁集团与上海电影学院合资成立的上电影业,面向超高清内容制作端,积极筹备制作超高清记录片及院线电影,其中中宣部“记录中国”项目《喜马拉雅的种子》已处于后期制作阶段,预计今年7月首映。
2、培育产业生态,加速成果转化。持续推进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完善,做强“影视创制中心”,积极推动宏慧BOX、珠江创意中心、秀709、新华科技园等以影视文化和数字内容产业为主导的文创产业园区进一步提质增效。做优做好大宁创芯加速器,协同资本、科研院校与重点企业的力量,联合构建具有大宁科创产业特色的创孵生态体系,培育引导一批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发展壮大,推动AI与影视制作全流程融合,例如AIGC生成剧本、数字人演员、智能剪辑等应用,为AI智能影视发展打好技术基础。静安已经汇聚众多超高清视听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企业,如SMG魔D电影工作室已具备8K超高清全流程制作能力,并应用AIGC、动态捕捉等技术,可作为基地技术标杆。加速AI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优化产业生态,赋能AI智能影视产业发展,探索以AI超高清替代传统影视制作中特效、渲染等高成本环节,提升行业效率。此外,结合元宇宙数字文旅项目,开发VR/AR剧场、全息投影演出等互动影视内容,落地示范场景。利用AI技术修复经典IP,如《英雄联盟:双城之战》即是一次成功的尝试,生成衍生短剧、游戏等商业化数字资产,进一步推动内容创新与IP价值延伸。
3、强化政策保障,搭建活动平台。静安区近两年陆续发布了《静安区科技创新与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静安区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功能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制定《静安区加快吸引和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 打造高水平产业集群的若干政策的实施细则》以吸引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为目标,对新引进的创新型企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加大对企业研发攻关、人才引进、生活配套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力度,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级。2024年底,静安区先后发布《协同打造“视听静界”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集聚区行动方案》和《关于支持超高清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将深化人工智能影像生成等领域研究,构建内容制播服务体系,加快推动数字内容生产。目前静安区已开放2025年第一批超高清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申报,可争取技术研发、设备采购等专项扶持。
同时,通过搭建高质量活动平台,举办标杆性活动,进一步提升静安影视及AI技术和超高清内容制作产业影响力。3月,静安区联合SMG举办“品质东方·剧耀静安”上海影视盛典活动,包括电视剧和微短剧两场品质盛典和两场高级别会议,进一步集聚影视资源,会上对以AIGC为代表的数智技术在电视剧制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揭牌“静安区微短剧创制服务平台”;6月将联合上海市电视台、上海市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举办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大会主题报告会,特别设置了“高新视听与AIGC技术创新论坛”分会场,聚焦超高清视听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影视产业中的运用,打通技术研发、内容生产与商业应用的壁垒,广泛链接影视制作技术端资源。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