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静安区文化地标建设及浸润式文化服务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开发开放文旅、文化场所,引进优质文化内容,打造文化地标。
静安区文旅局始终致力于优化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实施公共文化新空间行动计划,打造“一河、两岸、三区、四街”的文化空间大布局,坚持通过城市更新带动环境整体提升,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静安样本。
今年初,作为上海首个保护性征收改造的城市更新项目,张园西区对外开放满一周年。未来,张园的业态分布将以“东静西闹、沉浸无界”为核心,西区设置商业功能与丰盛里形成完整的商业界面,错位引入国际高端奢侈品牌业态,打造体验式消费目的地。东区将设置精品酒店、公寓及创意办公场所,带动片区产业升级。靠近吴江路区域,设计美术馆;南部沿威海路区域打造潮流文化中心及演艺中心。
去年,巨富国潮文化馆项目正式开工,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该项目位于富民路以西、巨鹿路以北、延安高架以南、光华里小区以东,内有一幢三合院式传统民居得以保留。巨富国潮文化馆把历史、当下和未来相结合,并与周边人文环境融合。北面部分是一个戏剧主题的多功能实体活动空间,南面部分中的60%占地空间将会被建成一个开放型的“灰空间”,中间就是被保留下来的江南民居风格的历史建筑,整体形成一个有顶的城市内广场空间。建成后的巨富国潮文化馆将是一个24小时开放的市民文化空间,成为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的标识地、戏剧人的打卡地和上海市民公共文化的集聚地。
区文旅局推进各类文旅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复合利用,着力提升苏河湾功能区世界级滨水区影响力,依托“一河两岸”水系资源禀赋,加快复合时尚消费、文化艺术、公共休闲等功能,集聚沿线人气,发展夜间旅游,以“文化型游览、体验式消费、多元化服务、多维度发展”为方向,打造集商业、办公、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城市新商圈。去年打响“艺术苏河”品牌,通过提升艺术资源禀赋,挖掘历史建筑价值,增加公共文化配置,举办文化节展赛事,吸引高端艺术产业。引进亚太首家Foto摄影展览馆、苏河皓司等一批全球头部艺术机构;举办Art021艺术博览会、世界顶级艺术展“马蒂斯的马蒂斯”、苏河艺术双年展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打造“艺术苏河”的城市更新高品质案例。
二、加强优质IP的孵化与运营,积极引入全市乃至全国的优质文化IP,以文化赋能城市消费。
静安区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市公共文化示范区,以成功创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契机,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多元的时尚文旅业态,进一步促进消费持续复苏,扩大静安品牌影响力,彰显高质量发展成效。
去年,成功举办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浓情静安·爵士春天”音乐节、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上海旅游节静安金秋都市游、“静安国际光影节”等重大文旅品牌活动,通过户外直播、带货直播、发放消费券等多种方式,链接近千家商文旅商户,参与市民超350万人次,带动了静安商业核心区销售额环比大增。静安咖啡文化节首次与静安文旅消费季联动,发放“免费兑换券”、“品牌满减券”,打造线上点单、到店核销的文旅消费新模式;首次与上海艺仓美术馆、知名艺术家马德帆三方合作推出“静待花开”联名文创产品;与驻区企业合作,帮助游戏IP线下场景落地。“静安国际光影节”聚焦四大板块,助力打造苏河万象形象,推动消费市场热度不减、亮点不断。
2024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将于今年4月26日至5月13日举办,首次将文化IP植入静安重要商业地标,探索文化流量向市场消费转化的新模式。4月1日,音乐剧《爱情神话》张园特别快闪店将正式开放,市民可以在影音室、服装间、客厅等空间体验剧本纂写、音乐创作、服装设计、排练演出。蓝瓶咖啡首次与现代戏剧谷、音乐剧《爱情神话》合作,推出限定特饮——茉莉新奥尔良式咖啡。4月13日至5月4日,“欢乐马戏”将推出“上海马戏城—上海久光中心—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巡游线路,分别以互动性强的小丑、魔术等深化“ERA文旅IP”与大宁片区商圈合作,并以两家商圈为节点,发动品牌方推出惠民活动。戏剧“任意门”落地久光百货、苏河湾万象天地、上海久光中心三大商圈,打开“任意门”,随机出现的戏剧大师将与爱好者面对面交流。首次推出“戏剧修炼地图”和“戏剧图书漂流”,让观众从4月开启独一无二的city walk线路,收获意外的惠民福利。在静安区图书馆流动图书车、重点商圈、合作品牌等“预设+随机”的点位,观众可以与他人共享戏剧书籍。
此外,区文旅局深挖红色资源底蕴,打造优化红色文化IP精品《辅德里》。该剧于2021年4月23日首演后,在全国五省十市巡演33场,收获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22年发布《辅德里:一部经典红色戏剧的诞生》图书,高清影像搬上沪北电影院银幕,面向全区14个街镇党员群众,放映百场,开启电影《辅德里》全国巡讲活动。举办《辅德里》微缩模型展,目前在静安区14个街镇巡展。
三、推动文化惠民便民,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可及性,让城市文化建设的人本价值体现得更加充分。
区文旅局鼓励各大商圈、文创园区、星级酒店、楼宇开发共创剧场、自营剧场等“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鼓励公共空间的文化“微更新”改造,培育美术新空间和家门口的好去处。升级打造了张园·丰盛里、静安新业坊等12个“家门口的好去处”;成功引进了尤伦斯美术馆、遇见美术馆等一流艺术机构入驻;创新开辟了越界·陕康里、芷江书屋等一批个性化文化空间;利用艺术与文化资源为苏河湾地区赋能,引进多家全球头部艺术机构。
去年,静安区图书馆(天目路馆)全新开馆。历经改建提升的静安区图书馆天目路馆致力于打造集学习阅读、信息交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图书馆,是静安文旅融合、美育普及的重要文化地标。开馆后根据读者需求及时延长对外开放时间、调整馆藏建设。目前正推进天目路馆二期扩建前期研究工作,积极打造石库门主题的“海上书坊”。区图书馆7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覆盖到文化需求旺盛的园区、商区和营区,“蓝色书巴”流动图书车每周定时定点外出,与商务楼宇共建馆外图图书室,创设“都市书坊”服务周边白领、居民,是青年充电和放松的精神驿站。“静图约书”网借平台通过“图书馆+互联网+信用”创新服务模式,线上借阅与线下借阅柜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信用借书、预约借书、“你点我购”等服务内容。
大宁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于2023年7月正式启用,不仅是融合“阅读、生活、艺术”的现代公共文化空间,更是一处舒适温馨的书友会客厅。静安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改建开放后已成为市中心的免费健身房+图书馆+食堂,提供电影放映+儿童托管+文化活动+理疗服务,以及其他很多公共服务。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对原东方社区信息苑进行原地改建,成为中心城区首家东方社区数字苑示范点。增加沉浸式数字展厅、VR数字导赏体验厅、文旅配送直播间等新空间、新设备、新技术,形成沉浸式数字体验场景,实现社区文化培训、咨询、辅导、应用、体验、直播等文化旅游服务的全面数字化提升。
区文旅局深入开展“十百千万”文化配送工程、社会大美育计划。“静安文旅”微信公众号、微网站、小程序等线上平台发布包括最新文旅资讯、网上培训课程、文艺演出网络直播、文化艺术展览和讲座、阅读推广活动的在线浏览参与等;“一部手机游静安·静安文旅VR全景地图”提供“VR全景+全媒体阅读+静安建筑”的智能阅读方式和无障碍旅游线路。不仅满足全年龄层的文化需求,也积极为老人、少年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提供文化活动支持。静安区文化馆入选全国首批“中国儿童青少年戏剧艺术普及推广中心”,曹家渡街道少儿图书馆与临汾路街道图书馆少儿阅览区入选首批“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结合“市民艺术空间”项目,为残疾人提供参展、策展、办展的机会。为残疾人开设专门技能培训,举办“发现城市之美——静安”2023年静安聋人摄影大赛等。
未来,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打造“一河、两岸、三区、四街”的文化空间大布局,拓展惠民服务;加快“商旅文体展”深度融合,推动更多优质文化IP落地,加速经济增长;提升数字服务能力,实现更多艺术文化与科技的跨界合作;促进产业发展。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