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区委:
贵单位提出的《提升微旅行导览水平,擦亮静安城市名片》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几年,兼具休闲放松和文化学习功能的“城市微旅行”发展迅速,成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旅游新选择,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健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文化和旅游业服务人民城市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使命。作为城市文脉传承地、文化资源富集地,静安区凭借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前沿的文旅融合实践,成为开展城市微旅行活动的先行者。
一是丰富微旅行导览服务供给及体验。静安区文旅局结合时令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先后推荐多条不同主题的微游线路,涉及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张园、天后宫、上海总商会旧址等静安地区多个历史文化点位及文旅新空间,鼓励游客通过微旅行方式了解静安的城市历史与人文风貌;开展多场“建筑可阅读”“海派城市考古”“一江一河”等主题的公益性城市微旅行活动,将骑行、苏州河游船穿插于行走过程中,辅以特别设计的探索指南手册和文创打卡贴纸,聘请“城市考古”学者、建筑专家担任导览讲师,从历史文脉中梳理和挖掘文化资源细节,在讲解中展示历史照片、老物件、老地图等实物或影印的道具、播放老音乐等,再现城市记忆,搭建游客与城市之间的桥梁,为游客带来深度且具有启发性的沉浸式旅游体验,唤醒对历史的关注,启发对未来的思考。此外,还组织动员各街镇举行微旅游线路设计大赛、老建筑短视频大赛、市民游记大赛等赛事,发掘区域内有故事的景观、建筑,提升微旅行线路设计水平。
二是加强城市微旅行导览人才建设。为提升城市微旅行导览水平,静安区文旅局针对区内文旅系统工作者、文旅行业从业人员开展优秀历史建筑遗产文旅项目培训及非遗主题微旅行培训等,邀请建筑专家、历史学者、非遗传承人、城市文化研究者通过主题性空间组织与创造性故事讲解,将散落在开放空间中的静安城市文化资源串联起来,加强微旅行导览讲解者对静安重要历史建筑、重大历史事件的知识储备,使微旅行导览讲解更具真实性、故事性、多样性。通过讲座及线路的实地探寻,参与培训的从业人员将文化学者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微旅行导览实践中,实现静安城市微旅行导游队伍的专业化、升级化,为游客塑造更为沉浸的旅游体验,成为静安城区文化活化、展示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加强对文旅产品供给企业搭建微旅行专门主讲团队的指导,为优秀导览主讲授予静安微旅行“宣传大使”等荣誉称号,激励微旅行导游导览职能的转型升级,探寻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三是建设静安文旅数智化导览平台。静安文旅数智化服务主要由微信订阅号“静安文旅”、静安VR全景文旅地图微网站等平台构建而成,整合了地理空间上分布于全区的文旅点位,集合点位信息、场馆导览、建筑打卡、推荐路线、周边推荐等功能,突出实用性、操作性、便捷性,为市民游客打造24小时微旅行云上空间。静安VR全景文旅地图于2022年上线海派城市考古·静安苏河湾水岸文旅VR全域数字导览,以“5G+VR全媒体导览+商旅文体地标+苏河湾故事”等数字文旅云服务模式,实现静安苏河湾的“可看、可听、可读、可游”,并以更“智慧”的方式向市民游客讲好上海故事和静安苏河湾故事。多样化运用数智化手段宣传推广静安文旅,例如通过网络直播将亨生西服、雷允上、大美华布鞋等南京西路沿线的10个非遗项目串联形成静安非遗旅游路线,在线宣传静安区非遗项目,线上观看人数达426万人次;制作系列在线节目《众说周知》,先后邀请作家、学者、建筑修缮专家等多领域专业人士,以圆桌访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带领观众走进一座座充满故事的历史建筑,进行一场场“云上”微旅行,从不同视角解读静安独特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精神,推广上海静安城市景致与微旅行体验。
下一步,静安区文旅局将继续做好对城市微旅行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支持鼓励文旅产品供给企业开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深度挖掘,继续推出具有静安城区文化特色的高质量城市微旅行产品。进一步发挥旅游公共服务职能,在资源整合、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为城市微旅行行业提供多层面扶持,在促进城市微旅行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其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同时,对照上海国际大都市发展要求、新阶段人民城市建设与美好生活新需求、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与未来数字城市建设的高标准诉求,提升数字化、智慧化水平,进一步运用数字科技促进静安旅游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