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惠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文保、历保、风貌保护区的日常监管机制”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静安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上海的中心城区,是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集聚地,37.37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现有281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文物保护点203处,得天独厚的革命旧(遗)址、名人故居、工业遗产等文物资源共同构筑出中心城区所特有的历史文脉。
近年来,区文化旅游局(区文物局)作为辖区文物保护的政府主管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上海市文物局的关心指导下,在静安区委、区政府的重视领导下,在“文化强区”战略的有力支撑下,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探索、加强区内文物保护建筑日常监管机制。
1.健全机构机制,全面统筹协调。新静安成立之初,即第一时间组建了新的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通过发挥区文管会联席会议机制和完善区文管会办公室协调功能,全面负责研究解决文物保护重大事项;2017年8月,静安区开创性的组建了全市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事业单位——静安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承担区域内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利用具体工作,使区级层面真正实现有实体、有队伍;2019年5月,静安区政府与区文化旅游局、各街镇签订《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安全管理责任书》,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要求,逐级落实文物保护政府主体责任、部门街镇监管责任、文物管理单位直接责任,进一步明确文物安全责任,完善文物安全制度;2021年挂牌成立了静安区文物局、设立了独立建制的文物保护管理科,进一步健全了全区文物保护的管理体制。
2.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监督管理。区文化旅游局(区文物局)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和方针,主动适应文物保护从“拆改留,以拆为主”,到“留改拆,以保护保留为主”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静安区单元规划、控详规划编制落地,持续关注静安区旧区改造地块和城市更新中的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项目,立足文物单体与历史风貌区、风貌保护街坊的整体融合保护,从立项、设计、施工、竣工环节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监管,“十三五”期间先后受理34处区级文保单位、文物点修缮工程项目,完成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厂旧址、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元利当铺旧址等18处文物修缮工程项目结项,配合市文物局属地监管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宏恩医院旧址等15处全国重点、市级文保单位修缮工程项目。
3.充实文物保护建筑基础信息。面对过去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基础档案、数据还不够全面、正确的情况,从2018年起,区文化旅游局(区文物局)启动了全区不可移动文物“一点一测”项目,通过对区域内文物建筑实地测绘、全面调查、资料收集以及对建筑工艺、建筑材质、人文历史等记录、汇总和整理,对结构体系、建筑特色、保护部位进行原则界定,形成每一幢文物建筑保存现状、历史沿革、建筑特征、保护部位、保护要求、价值评估等要素构成的专门档案,为文物监督管理和整体规划提供更加科学、规范、明确和详细技术依据,确保文物建筑得到依法合规的保护利用。截止2021年,项目已分期完成91处、161幢文物建筑调查建档。
4.优化居住类文物修缮监管程序。针对静安区居民住宅类文物建筑占比达到60%以上,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日益提高,以及文物监管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居民住宅类文物建筑的装修和修缮的实际,区文化旅游局(区文物局)结合行政管理“放管服”改革,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居民住宅类文物建筑修缮监管新路径,在严格落实前期调查、施工巡查、竣工验收“三必到”的同时,依托具有文物保护相关资质的专业机构介入指导把关,从规范、专业、精准等方面,简化居民住宅类文物建筑简单装修、普通修缮、政府惠民维修等审批程序;同时在工作中主动跨前一步,和市文物局保持紧密联系,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对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的修缮进行全过程监管,使流程更加规范化,业务水准更加精细化,专业服务更加人性化,并且大大缩短了居民的“等待期”,务实又惠民,也消除了居住类文物建筑修缮时在监管上的盲点。
5.组建文保队伍、加强文物检查。依托文物管理部门、各街镇、志愿者三级网格,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由街道、居委、物业等人员的文保志愿者队伍,作为文物保护日常巡查有益补充,推进全覆盖、全天候、属地化的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针对静安区文物建筑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部分老旧里弄内文物建筑的保护相对薄弱的现状,区文化旅游局(区文物局)协同区相关部门、各街镇、文保志愿者等采取分级巡查、定期检查、重点排查、动态跟踪等方式,对全区文物进行网格化监管。
再次感谢您对加强我区文保、历保、风貌保护区日常监管机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社会各方的推动下,该项工作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