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静安区文化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静安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全面指导和推动静安区“十四五”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规划》根据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十四五”相关规划思路,对接静安区“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发展定位、主线和基本格局,谋远谋深、科学研究、系统设计,结合静安文化旅游工作实际制定。
二、《规划》编制的目的是什么?
《规划》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通过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发展,体现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精神品格和主体力量,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人都可以参与文旅建设和治理、感受品质文化生活、焕发创新创造活力、提升文化归属和认同。对标国际标准,突出静安特色,彰显城市精神,推动以文化人,树立开放优势,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动静安区的文化旅游工作向高密集度、高开放度、高专业度、高知名度提升,成为建设“国际静安,卓越城区”的强大力量和重要内容。
三、《规划》编制过程是怎样的?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我局迅速组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各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通过多次会议讨论,确定了“十四五”规划的工作要求、总体安排、主要目标以及工作措施。
二是落实责任分工,深入开展调研。开展对国内和国际发展大趋势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静安“十四五”文旅发展基本盘的七点研判,指出了静安“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面对的五大挑战和四大目标,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三是紧扣时间节点,衔接总体规划。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于2020年5月底完成《规划》基本思路(定稿)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评估报告。6月,召开2场专题调研,实地考察学习了杨浦区等兄弟区的经验;完成《规划》(初稿)。8月,召集18个相关部门和单位专题就规划初稿进行座谈,听取相关意见建议;9月,召开静安区“十四五”规划大讨论——文化建设专场研讨会,听取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公众咨询团代表等相关意见建议。12月,完成《规划》(衔接稿,第9稿)。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规划》包括发展基础、发展趋势、指导方针、重点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主要指标等部分组成。提出了“国际静安,卓越人文”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主线,并形成了“一红三新”的具体要求,即:
突出“红色初心之地”:彰显卓越城区的精神品格,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以文化人,汇聚人气、集聚人才、凝聚人心。打造“新地标”:围绕“一轴三带”,优化文化旅游设施功能大布局,打造一批兼顾历史遗产活化、景观形态美化、文化旅游业态优化的重点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新经济”:推动创新升级,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和新模式,建设和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载体和新平台,提升文化和旅游的消费引领作用。营造“新生活”:突出精致多元,打造国际文化旅游消费新高地;集聚更多的国际文化组织总部、国际文化品牌、国际文化节庆,突出文旅融合,拉动消费,景城一体,普惠人民,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旅游时尚生活示范区。
围绕“一红三新”的具体要求,规划着重梳理了“十四五”期间文化旅游发展的4大任务及17个重点项目。具体如下:
1.以“红色初心之地”为引领,彰显卓越城区的精神品格。打造红色文旅联动的核心区域,放大红色文化旅游的品牌效益,加强主流文化内容的创作与传播。
2.打造新地标:围绕“一轴三带”,优化文化设施功能布局。全面优化文化设施功能大布局,结合城市更新打造文化新地标,加强重点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保护利用,彰显“博物静安”的遗产传承优势,发挥“多元参与、产城融合”的建设合力,创新公共文化场馆的运营方式,优化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3.发展新经济:推动创新升级,培育文旅新业态和新模式。培育电竞、演艺、影视等领域的新业态,结合在线新经济,培育文旅产业新动能,优化和升级文创产业园区的载体,加强优秀会展项目的建设和推广,加强与长三角文旅产业的联动。
4.营造新生活:突出精致多元,打造国际文旅消费新高地。发挥国家文化消费示范城区的优势,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核心承载区,提升具有国际风范、静安魅力的文化节庆,发展“景城一体”的重点旅游产品,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深化供给侧改革,鼓励多元主体参与。
17个重点项目:完成中共淞浦特委机关旧址陈列馆保护性修缮及布展提升工程、建设商务印书馆旧址博物馆、整合与优化全区文旅线路、建设吴昌硕故居系列项目、建设张园海派文化传承功能区、安远路899弄保护和更新项目、建设巨富国潮展示馆、建设市北国际科创社区·科创+文创集群
、升级灵石中国电竞中心、升级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升级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打造静安新业坊高端文创集群、打造苏河湾中心项目、打造后街经济文化双地标、建设华山路沿线上戏艺术生态区、建设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功能试点机构、扩建静安区图书馆项目。
《规划》同时提出建立全区文化和旅游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完善扶持政策和实施细则、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强优质人力资源培养、加强市场管理和风险应对服务五个方面保障措施。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