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司法局
对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第60号提案的答复
¯¯¯¯¯¯¯¯¯¯¯¯¯¯¯¯¯¯¯¯¯¯¯¯¯¯¯¯¯¯¯¯¯¯¯¯¯¯¯¯¯¯¯¯¯¯¯¯¯¯¯¯¯¯¯¯¯¯¯¯¯¯¯¯¯¯¯¯¯¯¯¯¯¯¯¯¯¯¯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叶应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改进“三所联动”机制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筑牢“三所联动”坚实根基
(一)构建完善工作体系
静安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政法委书记、分管法治工作的副区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及街镇为成员的“区矛盾纠纷多元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将“三所联动”作为重要工作纳入其中,形成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流程,确保“三所联动”工作有序推进。区司法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制定了《静安区关于推广“三所联动”工作机制加强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为“三所联动”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我区以各街镇法治服务中心为依托,在全区14个街镇法治服务中心、16个派出所均设立“三所联动”矛盾纠纷调处室,实现“三所联动双挂牌”。268名社区民警、32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5家律所的32名律师及106名签约居村(社区)法律顾问共同参与机制运作。
(二)组建专业解纷团队
区级层面精心建立解纷专家库,广泛吸纳调解技巧高超、实战经验丰富,且在相关行业、专业领域以及法学、心理学等方面具备深厚知识储备的优秀人才。这些专家不仅直接参与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化解攻坚,还定期为基层调解组织开展专业咨询指导和培训服务,提升基层调解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区司法局积极推动律师参与“三所联动”工作,制定《静安区律师参与“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工作规范》,明确律师职责、工作流程和考核评估标准,充分发挥律师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专业优势。
(三)强化工作保障支撑
根据市司法局、市公安局相关部署安排,加强对“三所联动”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将“三所联动”纳入“解纷一件事”平台,实现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将“三所联动”工作纳入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确保“三所联动”工作取得实效。
二、优化工作模式,凝聚基层解纷资源合力
(一)推动“三所联动”机制延伸
各街镇积极组织社区民警、居村法律顾问、居村人民调解员,依托社区警务室、村居法治服务工作站,积极推动“三所联动”工作触角向居村、学校、工地、商场、医院、企业等矛盾纠纷易发区域延伸。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社区民警凭借执法权威稳定局面、厘清事实;人民调解员运用沟通技巧,从公序良俗和人文关怀角度促进双方理性对话;律师则提供专业法律解读,阐明行为后果,通过“法理情”协同发力,让各类矛盾纠纷在居村层面得到高效化解,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二)探索“三所联动+”工作机制
各街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引入市监、城管、法院、检察院等多方力量,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如北站街道将街道市场监管所纳入“三所联动+”工作,由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律师事务所共同签约,成立“伟炜道来”多元化消费纠纷调解工作室、消保共治联盟,完善社会矛盾多元调处机制,以消保共治联盟的成立为契机,借助调解工作室这一平台,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宁路街道整合叠加综治中心、城运中心等部门,探索“三所+”协同解纷模式,形成“五方+两级+四向”多元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增强法治中心的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功能效应,切实发挥法治中心解纷联调的功能,助力社会治理。
(三)开展特色调解工作
各街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具有特色的调解工作。如曹家渡街道设立“双联工作站”,开展联合调处,有效解决了一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南京西路街道针对商业纠纷多发的特点,将多部门纳入,前置调处商业纠纷,维护了商圈的和谐稳定;静安寺街道针对邻里纠纷,启动“三所联动”机制,联动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和街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与调解,成功化解了多起邻里矛盾。
三、强化调处效能,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
(一)规范调解程序
制定统一的调解工作流程和规范,要求调解员严格按照程序开展调解工作。在调解前,充分了解纠纷情况,做好调解准备;调解过程中,遵循自愿、合法、公正的原则,引导当事人理性表达诉求,依法依规解决纠纷;调解结束后,及时制作调解协议书,并督促当事人履行协议。同时,加强对调解过程的监督,确保调解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二)加强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
积极协调推动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协作,促使法院“巡回审判庭”与“三所联动”调解纠纷室深度对接,引导当事人及时申请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书强制执行力。通过司法确认,有效提高了调解协议的履行率,巩固了调解成果,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调解培训和指导
定期组织调解员参加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资深法官、优秀调解员等进行授课,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调解技巧、心理学等方面,不断提升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建立调解工作指导机制,由解纷专家库成员和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对基层调解工作进行指导,及时解决调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调解工作质量。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上海市静安区司法局
2025年5月6日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