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司法局
对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第44号提案的答复
¯¯¯¯¯¯¯¯¯¯¯¯¯¯¯¯¯¯¯¯¯¯¯¯¯¯¯¯¯¯¯¯¯¯¯¯¯¯¯¯¯¯¯¯¯¯¯¯¯¯¯¯¯¯¯¯¯¯¯¯¯¯¯¯¯¯¯¯¯¯¯¯¯¯¯¯¯¯¯
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刘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静安区公共法律服务的相关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2025年静安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搭建计划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建设性建议,静安区司法局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部署,已经于2024年底聚焦“创建特色涉企公共法律服务区块”的任务安排。
坚持党建引领,以“融网强格”推进“多格合一”,在全区47个综合治理网格的基础上,依托25个便民服务中心实体平台,构建静安区特色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落实服务下沉,划分法律服务区块,提升法律服务能级,推进法律服务均衡发展,护航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深化普法宣传,提升全民法治意识,护航经营主体稳健发展。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涉企法律服务专窗,街镇公共法律服务站设于街镇司法所内,楼宇/商圈/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设置专管员,推动服务平台立体化。
体系协同高效,搭建“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法律服务工作格局,整合多元主体力量,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可及性和便捷度。形成“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楼宇/商圈/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层级分明、互联互通的法律服务体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作为核心枢纽,整合各类法律资源,推动服务的全覆盖和高效运作。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具体承接法律服务与纠纷调解职能,提供个性化服务支持。楼宇/商圈/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与咨询,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法律服务网络。
优化服务供给,满足企业多层次、差异化的法治需求,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提升市场活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律师事务所的专业水平,聚焦高端法律服务需求,加强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提升争议解决能级,为企业提供国际化、高效的法律服务。加快商事调解、破产管理等专业服务的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线上线下解纷路径,帮助企业化解经营难题,助力企业在复杂法治环境中稳步前行。
二、结合提案建议进一步优化措施
(一)增强宣传,扩展服务站影响力
通过“上海静安”、“绎法空间”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发布服务指南及线上活动信息,定期开展法律知识直播,扩大覆盖面。尝试在南京西路、苏河湾等重点商圈设置电子屏和宣传展板,动态展示公共法律服务站点信息;印制《静安公共法律服务手册》,于楼宇大堂、园区服务中心免费发放。与楼宇物业、园区管理方合作,举办“法律进楼宇”主题月活动,通过讲座、咨询日等形式吸引企业及白领参与。
(二)线上线下结合,解决司法触达问题
推动线上平台建设,运用2025年初新上线的静安区司法局随申办旗舰店,将“公服地图”、“法宣地图”、“宪法宣传”及“中心介绍”四大平面功能立体整合,实现多功能、多元化、多机制的立体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多格合一”复合治理体系。梳理高频咨询问题,编制《静安区涉企公共法律服务手册》;定期汇总典型案例,形成“法律知识库”供公众查阅。在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工作站试点“弹性值班制”,增设午间及周末咨询时段;针对复杂问题,组织“流动法律服务站”进楼宇,提供面对面深度服务。
(三)个性定制服务,打造楼宇品牌特色
将静安区楼宇服务团的志愿者根据自身业务范围,分为知识产权、劳动法等多个专项法律服务组,按楼宇特征分配至对应站点。例如,大宁商圈聚焦文创企业版权保护,市北高新园区强化科创企业股权架构咨询。在劳动密集型楼宇尝试设立“和谐劳动关系服务站”,提供劳动仲裁前置调解;于互联网企业集聚区开设“数据合规诊所”,定期邀请专家驻点指导。
相信在您与众多一线法律服务者的共同支持下,静安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将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法律服务在您身边”!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上海市静安区司法局
2025年2月28日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