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扎实、有序推进我区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社会救助领域“政策找人”试点等工作。在前期推进工作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强化党建引领、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为社会救助改革发展创造经验。
二、活动目的
围绕社会救助改革总体任务,先行先试,组织各街镇结合实际开展创新试点活动,在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方面培育一批有思路、有作为、有成效试点项目,形成可宣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完善。
探索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有效路径和具体措施,明确服务类社会救助的供给主体、对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运行机制以及相关监管和保障措施等,推行“物质+服务”救助方式。
建立以线上信息化手段找人为主、线下社区救助顾问探访排摸为辅的“政策找人”工作机制,智能查找困难对象,综合评估救助需求,主动供给救助政策,精准链接救助资源,努力实现困难群众“智能查找、监测预警、主动救助、综合服务”。
三、试点项目及街镇
(一)社会救助发现手段智能化
具体内容:运用信息化手段,融合“社区云”、“民情日志”、区精准救助评估系统等平台功能,整合多部门人口数据,明确民生体征标签,形成困难群众综合数据库,开展社会救助精准评估试点。
试点街镇:静安寺街道、天目西路街道、临汾路街道
(二)社会救助服务内容体系化
具体内容:建立分类分层“物质+服务”社会救助体系,针对不同困境人群的不同等级困境,建立儿童保护类、青年就业发展类、中年支持类、老年照护类等差异化服务模式。
试点街镇:江宁路街道、北站街道、芷江西路街道、大宁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
(三)社会救助服务过程规范化
具体内容:加强“社会救助服务”标准化建设。从服务标识、服务空间、服务评估、服务内容、服务机构资质、服务人员资质、服务流程设定等方面建立“物质+服务”标准化流程。
试点街镇:曹家渡街道
(四)社会救助资源统筹集约化
具体内容:构建综合救助格局,充分梳理和挖掘社区各类救助资源,推动社区救助信息整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工作协同,完善社会救助对象需求清单、社会救助资源清单、社会救助服务清单,建立精准匹配和更新机制,提升救助效能。
试点街镇:石门二路街道、宝山路街道、共和新路街道
(五)社会救助监测预警动态化
具体内容:针对社会救助退出群体等亚困难对象建立跟踪与预警机制,探索建立贫困监测指标体系,通过动态监测预警,及时开展个性化的社会救助预防服务,对因为家庭情况发生变化触发救助需求的,第一时间启动预警并及时跟进落实;对社会救助退出群体开展能力培养、技能培训、资源链接等服务,防止社会救助退出群体返困返贫。
试点街镇:南京西路街道、彭浦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区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试点工作组织领导,做好统筹指导和跟踪问效,推进试点工作的落实。区民政局要通过方案论证、现场调研、组织交流等形式,指导推动改革创新试点活动开展。各街镇要发挥街镇层面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及时协调处理在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二)精心组织实施。静安区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项目活动列入2021年度社会救助工作绩效评价内容。区民政局做好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各街镇负责具体实施推进。要按照活动要求和项目内容,有序开展改革创新试点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细化推进举措,完善工作保障,确保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有思路、有路径、有成果。
(三)抓好质量进度。各街镇改革创新试点取得一定成果后,要开展活动成果总结。区民政局将组织对各街镇报送的成果进行评估,评选出改革创新试点优秀案例,指导形成可供复制借鉴的改革经验和长效机制,并以适当形式进行宣传推广。
附件:静安区各街镇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项目概述汇总
静安区民政局
2021年5月12日
附件
静安区各街镇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项目概述汇总
序号
|
申报单位
|
项目名称
|
项目概述
|
1
|
静安寺街道
|
“Find”计划——数字化服务救助平台项目
|
静安寺街道全力打造“同心邻距离,服务无盲区”——数字化救助平台,为切实达到政策找人、情景找人、事件找人的目标。将服务的四个要素进行了数据化,即服务对象数据化、服务方式数据化,服务项目数据化,服务队伍数据化。主动发现致贫对象,将传统的事后救助转变成主动预警,主动告知居民可申请救助的部门及相应事项,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按需施救。
|
2
|
曹家渡街道
|
完善救助服务标准化流程探索全生命周期救助体系——发展救助服务新模式,探索服务标准新路径
|
曹家渡街道着重打造“救助服务新模式”,通过采用曹家渡特色的全生命周期救助服务体系、创建救助服务空间,救助服务队伍能力提升,旨在全方位为救助对象从“救助入口端”到“救助出口端”整个救助期间里零负担。
|
3
|
江宁路街道
|
生命之光——因病因残致贫家庭救助计划
|
生命之光项目服务于江宁社区内因家庭成员患有大重病,或是因重度残疾而致贫的家庭。使用家庭援助服务、心理健康营、社会性功能训练营等方式,对服务对象开展多位一体的介入,加入心理支持,人际支持网络的构建等服务,协助融入社会环境中,建立社交联系。通过项目实施让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尊重,增强对危机和疾病的防卫能力。
|
4
|
石门二路街道
|
汇聚党建救助暖流计划——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项目
|
项目以区域化党建为平台,通过对区域单位服务信息和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服务需求的了解,赋予区域化党建新内容,激发党建引领活力,实施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弥补社会救助空白,为保障基本民生、提升质量民生锦上添花。通过邻享服务、邻享健康、邻享关爱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困难情况,实施春雨助学、生活关爱、夏送清凉、心理咨询、特色门诊等服务。
|
5
|
南京西路街道
|
“福民救助管家”——关注脱贫人员以及政策边缘人员
|
建成救助顾问队伍及受理团队使用的内部小程序,提高队伍业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对外强查询,精准查询帮扶对象快速响应新政策新要求,对内强流程,关注脱贫人员以及政策边缘人员提升救助顾问救助服务能级。
|
6
|
天目西路街道
|
3+X智享助能计划——救助服务智能化融合升级项目
|
通过“精准救助评估系统”整合对象信息和服务资源,对可享受而未享受的服务,由救助顾问及时告知。运用“智能告知系统”,为救助顾问开展救助工作增能添力。在“添睦宝”平台,开辟社会救助专栏,增加群众了解社会救助政策新途径。全面打造“智能+顾问”相结合的精准救助服务模式,挖掘沉默群众,实现政策找人。
|
7
|
北站街道
|
牵手暖夕阳——北站街道独居困难老人救助标准化处置流程建设
|
“独居困难老人救助标准化处置流程建设”是以《民法典》规定为依据,联合街镇各部门及社会力量,妥善解决困难孤寡老人或因病、因年老无力独自生活,又没有固定住所而被遗弃在街道之类情况的老人的问题,尽量合法、合理、合情的处置老人养老事宜。
|
8
|
宝山路街道
|
1+2+3+X综合帮扶体系助力社会救助服务
|
1+2+3+X综合帮扶体系助力社会救助是基于问题导向、基于覆盖群体,考虑以家庭为本、以预防为先(从事后救助向事前预防与事后救助并重转变),通过两个平台、三支队伍、若干个立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分类服务项目,实现帮扶对象更加精确、内容更加精细、效益更加精准。
|
9
|
芷江西路街道
|
守护希望——低保、低收入家庭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服务项目
|
守护希望项目是针对低保、低收入家庭未成年人群体开展的服务项目。通过对这类群体基本信息排摸,了解服务对象需求,因地制宜,整合辖区资源,对服务对象开展个性化的帮扶工作。使其增强自信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建立受侵害未成年人早预防、早发现、及时报告和处理机制,依法保护低保、低收入家庭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10
|
共和新路街道
|
民生资源集结站——集结资源综合实施类别化救助帮扶项目
|
“民生资源集结站”项目是通过对辖区内街道各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共建单位、志愿者等各类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针对困难家庭的致困类别发挥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救助的救急难作用,会同相关部门综合实施类别化、差异化的救助帮扶措施,实现“救助政策、救助资源与服务对象”的双向匹配,协助困难家庭渡过难关、摆脱困境。
|
11
|
大宁路街道
|
光合计划——基于慈善循环的生计发展项目
|
“光合计划”项目致力于针对大宁辖区内全人口借助智能化平台进行“数字化+精准化”筛选,通过“政策找人”实现困境群体的识别与排摸,同时,结合“服务找人”提供不同困境人群的差异化帮扶,实现“弱有所扶”。项目还通过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面向大宁路街道困难生活境遇、有增收需求的低收入人群,提供技能培训和社区实践平台,促进慈善资源的再生循环和公益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
12
|
彭浦新村街道
|
安居彭浦计划——“老彭友+小彭友”服务关爱项目
|
“安居彭浦”计划力求建立以优质项目提升老人居家安全;以工作机制提升儿童成长安全;发挥工作主动性,通过政策找人,链接政策资源;通过分层分类,以需求为导向,匹配多元化生活服务的服务试点项目。使彭浦新村街道辖区困难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居住的安心、舒心。
|
13
|
临汾路街道
|
民情日志+精准救助——社会救助服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探索
|
本项目依托“民情日志”数字驾驶舱,通过对临汾辖区内救助家庭经济、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等多维度分析,探索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总结对象需求清单。同时整合社区资源,以“社区救助顾问”为主体,为困难群众提供精准服务。
|
14
|
彭浦镇
|
筑堤行动——党建引领、机制保障、因户施策,深耕预防返贫实验田
|
本项目拟通过对社会救助退出群体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期基层排摸、综合评估、指标筛查、交办(信访)反馈、个性化分析研判和差别化精准干预等措施,主动发现返贫苗头,在区域化党建平台上,汇集各方力量,对社会救助退出群体开展能力培养、技能培训、资源链接等服务,防止此类退出群体因病、因残、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支持等导致返贫。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