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关于推进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分局各部门:
现将分局制定的《关于推进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与分局“智慧政工”专班(设在分局政治处)联系,
特此通知
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
2019年3月18日
关于推进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明确推进方向、制定工作标准、健全配套机制,全面提升静安公安队伍整体素质,根据市局党委“智慧公安”建设总体部署和市局政治部《关于加强上海公安机关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的相关要求,结合分局队伍建设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智慧公安”建设的整体框架下,根据“智慧政工”建设的阶段性规划,通过开展对民警职业生涯的理念培育、能力提升、绩效评估、成长激励等一系列试点工作,最大限度探索形成符合“人岗适配、能职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目标的良性循环机制,成功破解队伍管理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构筑组织发展需要和个人发展意愿的双赢模式,推动静安公安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总体目标
以民警“能力值”为核心,紧紧围绕民警“适应期(一般从警0-3年)、成长期(一般从警3-8年)、成熟期(一般从警8年以上)、维持期(退休前5年)”四个不同阶段和“自我认识、能力评价、职业定位、能力提升、综合评估、职业发展”六个重要环节,针对不同警种、不同岗位、不同阶段民警开展全流程试点工作,形成具有静安队伍管理特色的试点成果,提炼总结一批经验做法,为市局开展全面推广提供重要参考。
三、工作体系
分局“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点工作围绕“284”体系进行推进:
“2”(2个系统试点落地):即以能力评估作为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核心,围绕民警能力评价机制、民警履职综合考评方案等两个评估系统,多维度、全方位勾勒出广大民警的职业能力画像,科学客观地评估民警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夯实智能化管理的基础。
“8”(8项结果性机制探索实践):即以结果兑现作为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关键,通过探索完善新警定岗办法、完善民警轮岗锻炼机制、优化“局内人才市场”运行机制、整合建设公安人才库、完善民警职级晋升方案、探索新警带教新机制、强化后备干部培养关注、拓宽民警职业成长渠道等八项重点举措,进一步畅通民警的职业通道,不断提升民警的获得感。
“4”(4项制度性机制突破创新):即以制度建设作为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抓手,形成以导师队伍组建、能力应用维护、典型选树优化、教训制度完善为基础的四个方面常态化规范,并充分结合一系列结果兑现方案,共同扎牢制度藩篱,通过试点工作形成制度化的理论成果,引导民警树立职业规划理念,强化职业定位指引,为公安工作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制度保障。
通过开展试点工作,从组干、人事、宣传、教育、轻应用智能开发等方面出发,系统推动各项工作举措的落地见效,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案例,为市局建成完整的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体系提供实战支撑。
四、任务安排
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分局决定成立“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试点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工作专班由分局政委汤岚任组长,政治处主任潘勍钦任副组长,政治处相关副主任、各科室领导及分局各试点部门政工领导为组员,并抽调专人负责方案起草、专题研商、调研走访、信息收报、经验总结等相关工作。
根据各部门自主申报情况,分局明确,经侦、特警支队和静安寺、北站派出所为全流程试点部门,治安支队和石门二路、共和新路、彭浦镇派出所为重点措施研究部门,其他部门为试点工作配合部门。全流程试点部门和重点措施研究部门(以下简称“试点部门”)要对照《“民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推进计划表》和《全流程试点部门和重点措施研究部门任务分配表》的要求,切实推进相关试点工作。
五、工作措施
试点工作要根据市局的总体安排扎实有序开展。分局2019年的主要任务是在“能力值”量化评估与民警履职考评全流程试点的基础上,重点对新警带教轻应用开发、局内人才市场搭建、民警轮岗锻炼和后备干部培养关注等方面探索形成相关成果。时间安排上主要是:一季度制定方案计划;二季度开展试点试行;三季度探索特色做法;四季度开展成果论证。
(一)紧扣核心内容,开展民警综合评估
1.建立民警能力评价机制。试点部门(区分警务流程再造试点派出所和非试点派出所)要分别参照市局制定的《上海公安民警职业能力指标集(试行)》,结合本部门不同警种、岗位和民警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按照民警综合能力、公安通用能力、公安专业能力的分类,细化完善能力指标集,自主申请特色指标并明确设定标准和计分规则,通过设定科学的计算、换算规则,将民警的综合实力转化为可采集、可量化、可叠加、可换算的“能力值”,并借助市局智能化服务系统,以“蛛网图”的形式形成民警职业能力画像,做到能力精准刻画。
2.制定民警履职综合考评方案。试点部门要对照本部门职业能力指标集,根据民警“能力值”的评估情况,积极构建民警履职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反映被考核民警的综合表现,特别是针对不同警种、岗位和民警不同阶段的考核评估;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民警绩效考评方案,制定“定量、定性”测评量表,按照民警自评、警组互评、领导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民警日常表现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二)落实关键举措,制定结果兑现方案
1.完善新警定岗办法。试点部门要根据二专科学员的见习情况,对学员们的学习经历、专业特长、性格特点以及选岗意向等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并向分局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政治处要结合分局实际和部门缺编情况,充分考量适应期民警的特点,探索按照双向选择、竞争择优、能力值匹配的原则开展定岗工作,进一步完善新警的分配方案。
2.完善民警轮岗锻炼机制。试点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重点在不同警种、不同岗位民警之间开展轮岗锻炼,探索开展以人岗适配、经验交流、破解瓶颈等为目的轮岗锻炼活动,帮助民警更广泛地接触更多的公安工作。政治处要结合近年来民警轮岗锻炼的实际情况,对锻炼岗位进行梳理,科学划分“专业起航、综合提高和调研攻关”等不同轮岗类别,更加注重通过民警的“能力值”发现综合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人选。
3.优化“局内人才市场”运行机制。试点部门要结合警种、部门实际,以民警自我认知、能力画像为基础,以岗位任职资格认证为依据,探索形成部门内部岗位交流实施细则,组织开展部门内部的民警岗位交流,并为分局开展跨部门岗位交流提供建议。在此基础上,政治处要完善“局内人才市场”制度,形成分局民警岗位交流的相关管理规定,探索为适应期、成长期民警岗位交流搭建平台。
4.整合建设公安人才库。试点部门要在开展民警轮岗锻炼和岗位交流的基础上,将修订完善的岗位准入标准和人才需求标准报分局。政治处要结合分局实际,对试点部门报送的内容进行整合,制定分局层面的人才需求类型及“特征值”,并依托市局“智慧政工”管理服务系统,对各类人才进行标签,一旦民警某项能力达到“特征值”,则自动纳入专业人才库的范围。
5.完善民警职级晋升方案。政治处要根据公安民警职务序列改革后的实际情况,对标执法勤务、警务技术、综合管理三大类分类管理和市局、分局“能力值”评估体系,探索将“能力值”评价引入民警职级晋升机制,科学合理地制定民警职级晋升方案,并提出优先晋升的推送建议。试点部门要在听取广大民警意见的基础上,向分局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6.探索新警带教新机制。试点部门要精心挑选带教老师,切实提高带教老师的履职能力;要针对适应期民警年纪轻、可塑性强的特点,积极优化新警带教新模式。政治处要探索新警带教“双导师制”,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导师定期为试点部门民警提供个性化指导;要积极探索民警能力提升的表现方式,方便民警通过自我认识和能力评价进行职业定位,辅助其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7.强化后备干部培养关注。试点部门要结合“能力值”评估和履职考评的情况,发掘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民警,主动推送给分局。政治处要根据市局总体要求和分局统一部署,结合民警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数据结果输出,根据部门推荐情况和民警“能力值”分布特征,在后备干部培养关注方面向分局党委提供更好的建议。
8.拓宽民警职业成长渠道。试点部门要针对不同阶段民警的不同特点,结合业务工作重点和队伍建设实际,引导民警树立以提升“能力值”的主线的职业发展导向,着重在处于成熟期和成长期的民警中选拔一批业精绩强的民警担任警长,在处于成熟期和维持期的民警中推荐一批业务经验丰富的民警担任教官。政治处要根据部门推荐情况,结合民警职业能力画像,选拔一批业务精湛的兼职教官。
(三)聚焦能力标尺,强化制度规范建设
1.组建职业规划导师队伍。政治处要从政工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带教民警等群体中,积极推荐民警参加市局职业规划师培训,培养一批既了解民警职业特点和队伍状况,又掌握专业咨询指导方法的民警职业规划导师;要组织试点部门民警开展咨询指导服务等工作,总结提炼工作经验,探索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咨询指导服务工作机制。
2.形成能力应用维护制度。政治处要对照民警能力指标集,采取入警时(包括公务员录用、二专科毕业、军转干部及其它部门调入)初次测算、每年优化调整、每三年系统评价的方式,对民警进行动态化能力评估,掌握民警“能力值”的变化轨迹,构建能力应用的长效机制。试点部门要根据部门实际和民警“能力画像”的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能力优化建议。
3.加强典型选树制度建设。试点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实际,依托能力评价和履职综合考评情况,细致挖掘、主动发现本部门的岗位能手和工作标兵,并积极向分局推荐。政治处要在评选十佳警种标兵等相关先进典型选树过程中,综合考虑民警“能力值”评估情况,择优选树典型,强化爱警惠警举措,激励民警不断增强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4.完善岗位教育训练制度。试点部门要结合部门实际,定期研判、分析、汇总形成民警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完善三级岗位练兵机制,在本部门建立基层训练日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政治处要开设更多的网络“e”班,探索“警e学”移动学习轻应用,优化情景式微课程体系,突出教育训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立足静安公安工作实际研发职业规划培训特色课程,并组织试点部门民警参加课程试听,帮助民警形成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基本认识。
六、工作要求
(一)广泛宣传,凝聚共识。各部门要迅速将市局、分局的工作要求传达到全体民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民警强化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和重视。
(二)搭建专班,扎实推进。分局已经成立了工作专班,各试点部门也要组建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确保各项试点措施落地见效。
(三)积极探索,争创特色。各试点部门要积极主动探索创新举措,突出试点特色,为分局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提供经验和案例。对于试点成效明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经分局党委论证通过,可以给予考核加分。
(四)抓好统筹,注重协作。政治处各相关科室和工作专班要抓好统筹协调,会同试点部门共同探讨,提高工作效率。其他部门要主动配合开展试点工作。
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
2019年3月18日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