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对区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第091号提案的答复
办理结果:采纳
陈黄海、李冰委员:
您们提出的《加快推进静安区数字经济发展》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们对我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献计献策。您们在书面意见中提出的有关建议,我们将在工作中认真考虑和吸收。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催生数字经济这种全新的经济和业态以来,数字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并在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国已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数字经济战略体系,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数字经济形成系统部署,数字经济顶层战略规划体系渐趋完备。您们的建议结合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正如您们所言,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数字经济的普及性将进一步提速。全世界范围内的数字经济发展,使得不同类型的资源要素得到了优化配置,使得社会中的生活生产制造变得更加智能,专业分工也变得更加精细化,对于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提升作用和效果,数字经济已经深入社会经济和发展和国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成为不同类型企业经营方式全要素、全流程优化和升级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在不久的将来会进一步普及,在数字化转型中继续行动。二、数字经济服务性将进一步扩大。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往纵深发展,数字经济产品不断迭代更新,客观上也助推了对于数字经济服务需求的提升。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企业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应对市场变化和受众群体用户的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能级,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与数字经济关联融合的相关服务产业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链的企业也将随之而得到更好的发展。三、数字经济规范性将进一步提升。快速变化的数字经济对相应的规范和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国内的数字经济立法将会进一步加快,并且逐渐成为支持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新趋势下,静安区作为上海数智产业发展先行区和核心区,如何进一步发挥已有优势,不断发掘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推动区域数字产业创新高质量健康发展,将成为未来工作重点关注的内容。
您们在提案中提出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加快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脚步、强化数字经济标准化建设等建议,与静安数字经济工作推进方向契合,已在我区数字产业未来发展中有所考虑。
一、提升数字基座承载力
静安区率先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几年前就引进了上海数据港、科众恒盛、鹏博士、浪潮云等数据基础设施企业,已成为上海中心城区里数据中心密度最高的地区。目前,我区受到中心城区能耗限制等影响,再重新谋划建设大型算力中心等技术基础设施已不太符合上海整体规划布局。因此,我区逐步提升原有算力基础设施能级外,积极研判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发展趋势,助推数据智能企业提前战略布局,努力破除区域禀赋发展瓶颈。2022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复函同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甘肃、内蒙古和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至此,“东数西算”工程实施的政策框架体系基本建立,“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而我区数据基础设施代表性企业-上海数据港有限公司早已实现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及西部相应核心区域的提前布局,尤其是在京津冀辐射圈,数据港早在2015年就已开始布局张北,并在随后的几年持续扩展至北京房山、河北怀来,廊坊等地。对于内蒙古,公司更是早在2018年便已开始布局。2021年,又完成了对京云科技及其子公司100%的股权收购,获得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新兴产业示范区内约50亩土地使用权,以备在该区域开展数据中心业务拓展,进行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及投资。据统计,数据港近年来总IT规模已从2018年底的68.1兆瓦(MW),迅速扩张至现在的371.1兆瓦(MW)。短短几年时间,数据港主营业务规模较2018年末增长了445%,持续领跑国内第三方数据中心市场。截至2022年年报披露日,累计已建成及已运营数据中心35个,IT负载合计约371.1兆瓦(MW),累计机柜数量约74200个。在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分析报告(2022年)》中,数据港凭借总体规模已跃升至行业第二。未来,我区将进一步促进数字技术向民生服务领域深度渗透,全面提升经济数字化转型生态承载力。以数字化提升市民服务体验为切入口,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集成发展新一代感知、网络、算力等数字基础设施,构建分布式、多中心的城市数据中枢体系,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应用。
二、培育数字经济新赛道
面向数字经济、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对标国家确定的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项目,结合静安区的基础和优势,支持企业在重点领域的重大产业关键技术研发、行业共性技术攻关等,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大对新赛道和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继续打造总部经济集聚优势,落地大型应用项目,加快扩大研发团队和应用规模;推出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的智慧应用场景,大力吸引创新型企业落户静安,培育一批数智创新赋能的企业生力军,扶持细分市场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引导创新要素和各类社会资本关注,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科创办上市,打造数智经济产业新名片,建设中心城区新标杆。自我区确立大宁功能区“十四五”发展目标以来,在区相关产业部门协同助力下,正在积极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持续推进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研发中心总部集聚,搭建优质企业对接服务渠道,芯睿安电子、行昕科技等重点企业相继落户静安,以求实现快速进入半导体行业的目标。
三、建设数据标准体系
数据标准作为数字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政府高效治理、精准服务的重要抓手。2022年初,上海市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目前,已入驻市北高新园区。市数标委将从数据标准化顶层设计、跨省数据流动融通等方面,为园区探索数据标准化应用场景提供巨大助力,更能为众多行业企业合法合规开展数据增值产品及服务研发带来强大政策支撑。上海市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联合49家数据管理单位、科研院校和用户单位,设立总体组、数据安全、数据平台、数据治理、数据应用、数据运营共六个工作组,进一步加强数据标准体系的统筹建设和管理,加快推动本市数据融合应用。下一步,我区将充分发挥静安以及市北园区的大数据产业集聚优势,持续关注数据安全技术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探索推动园区建立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同时,作为上海首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之一,市北高新园区也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打造基于可信数字底座的数据流通先行试点,逐步实现从“高新技术园区”向“数字创新社区”的重大转变。
四、推动数字人才集聚
静安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聚焦数据智能产业等六大重点产业,精准实施人才发展计划,完善重点产业人才支持政策,优化人才配套服务,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优秀人才发展高地。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对高端服务、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关键和新兴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聚焦其中的数字经济人才发展目标,我区已有实施数字人才集聚工程的考虑,通过推进落实数字人才扶持政策,开展数字人才职称评定、优秀人才评选等活动,提升数字人才静安情节,加强数字人才及家属就医、就学、宜居等服务,留住用好静安数字人才。瞄准企业亟需和产业前沿,设立紧缺数字人才培训专项工程,鼓励企业主动开展对高管团队及其员工的数字化转型实务培训,培养数字经济战略思维,掌握数字技术及其应用场景,提升数字领导力和实践能力。
衷心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静安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3年3月20日
承办单位领导签名:吴启南
联系人姓名:刘恒
联系电话:56205056
承办单位通讯地址:共和新路912号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