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静安区教育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前沿改革探索,落实规范管理要求,以更高质量发展助推卓越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为确保完成年初的工作目标,根据既定各项工作任务,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2024年下半年教育工作补充要点:
一、党建引领,提升政治思想管理效能
1.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根据《静安区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精神和市区要求,全面完成改革目标任务。做好优化基层单位校级领导班子收尾工作,探索符合静安教育实际的集团化班子配置模式。开展专题调研,总结提炼基层单位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推进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梳理堵点难点。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静安区教育系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组织覆盖,理顺隶属关系,构建标准体系,突出理论武装,按期完成党组织换届改选,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做好星级评定。围绕党建责任、党风廉政责任、意识形态责任,开展2024年度教育系统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工作。
3.加强新闻思想宣传。加强理论中心组学习,举办联组学习活动,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领导干部理论武装。落实《2024年静安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工作清单》,完成指标内容,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网络舆情处置,排摸系统内风险点,及时掌握舆情动态,积极回应市民需求。加强网评工作队伍建设。维护好“静安教育”政务新媒体。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做好“涉台教育”、华文教育和侨务等工作。
二、育德铸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大力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以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落实《静安区关于全面改进和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以培育学生积极心理为重点,建设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孵化生涯教育优质项目,开展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专题研讨。加强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建设,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构建常态化优质资源推送机制,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力。继续落实心理健康课巡视制度。
3.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根据《上海市中小幼家长学校建设标准》完善中小幼家长学校建设,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加大家庭教育指导资源供给,征集遴选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优质课程。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共育平台建设,实现“静安家”与“静安数字家校”互通互访,加强资源整合,优化使用体验,推进平台的智能交互及首席数据官制度。
4.发挥协同育人成效。加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以贯彻落实《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为契机,发挥协商协调共建机制的作用,完善信息共通、资源共享、载体共建的渠道,通过各类宣传教育进校园、实践活动互联动等形式,继续发挥“反诈同行、守护成长”“春天的蒲公英”“暖心护成长”等品牌项目的育人优势,推动协同育人的和谐发展。
5.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发挥示范、指导作用,构建“高质量引领、全覆盖培训、互动式参与”的协同育人队伍建设模式。优化研修模式,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专题研修研讨等活动,加强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心理教师、导师等骨干队伍的业务能力。
三、聚焦内涵,推进综合改革重点项目
1.深化实施及阶段总结“十四五”重大科研项目。强化子课题过程实施和阶段成果,完成“激活学生创造力 日常教学新样态”专项行动的成果征集与总结分析,推进“激活学生创造力教学指导手册”的研制与实施,召开中期报告会。
2.完善“双减”长效机制。持续强化学校课后服务育人功能,迭代升级“双新”背景下课后服务样态形式,优化调整服务内容,持续提升育人品质。进一步推介本区课后服务市级获奖案例,探索课后服务与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社会实践活动的融通机制。
3.加强幼小衔接研究。深化幼小衔接机制的创新研究,完成《促进高质量幼小衔接的机制创新》成果集编撰,推进儿童连续性发展评价研究。
4.深化学区集团办学改革。促进紧密型教育集团相对统一管理、民主决策和高效互动,实现教育责任共担、发展成果共享。规范化、制度化推进落实集团师资柔性流动工作,要求和鼓励教师在集团内各学校(校区)间交流轮岗。实施年度常态化第三方绩效考核,加大对学校推进紧密型、示范性集团建设工作的考核比重,重点考核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和增值情况并予以专项奖励。
四、深度变革,关注“轻负高质”育人目标
1.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与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扩增托幼一体与托育服务资源,共研“4+N协商共育课程”,开展“六进”指导服务,实现科学育儿指导“三级管理”和“三个升级”。加快保教质量提升实验区建设,聚焦“静安玩+”游戏研究项目,推进“五大行动”研究,发挥“玩研共同体”作用,共研“观察理解幼儿”与“高质量师幼互动”,强调“自我评估”“过程质量”“班级观察”,探索减负增效,赋能园所自我诊断、自觉反思、自主优化,完成首批高质量创建园的争创工作。
2.探索小学教育特色传承发展有效路径。推进“双新”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落实“双新”工作规范。深化区域活力指标评价改革研究,形成本年度静安区学生活力评价报告,进一步完善学校办学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校本保障行动指南。
3.促进初中优质均衡特色发展。加强新教材研究,制定双新实施方案,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育评价,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开展新一轮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和新优质学校市级项目校建设。探索初高中一体化资优学生培养新模式。
4.推进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办学。推动课堂教学深度变革,围绕核心素养开展评价。持续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的区域联动机制,为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教育与服务。探索分类协同发展新机制,开展创建学术性高中、推进特色普通高中、优化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建设和阶段总结工作。
5.深化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推动党组织政治功能融入民办学校发展的各个环节。落实学费专户管理,优化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支持民办学校开展特色学校创建、优秀教师团队等内涵建设项目。完善年检办法。进一步提升区教育基金会办学能力。
6.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教育部“达标工程”为抓手,促进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不断增强办学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职教集团运行机制。
7.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迎接上海市第四轮特教三年行动计划终期评估。推进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义务教育融合教育试点区建设,开展区域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提升培训,完成首批中国融合教育案例的国际核心期刊发表。完成市级项目《新时代背景下区域融合教育公共服务资源“聚核”的实践创新研究》结题。
五、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加强体育工作。召开静安区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会。组织2024年上海市学生运动会相关报名、参赛工作。承办上海市学生运动会台球、射箭(小学、高中组)项目及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专项赛(中学组)比赛。做好学校体育市、区“一条龙”基础教育学段课后服务项目布局。推进2-3所学校打造运动休整室,5所学校打造体育微操场。
2.做好卫生工作。加强传染病防控,精准落实应急响应措施。加强近视防控措施的落实干预。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培训,继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落实中小学校AB制学生午餐供餐模式;强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发挥好食品安全监管中心职责。
3.提升科学素养。做强品牌活动,推进学科建设,开展学科研究,提升学生科学素质。承办上海市第十六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学习活动。配合环保督察,降低校园噪声污染。做好“十四五”期间第二轮市级科技示范校申报工作。
4.深化美育浸润。开展新一轮区级学生艺术团申报评审,充实艺术“一条龙”人才培养“蓄水池”。根据“八艺展”要求,开展校级艺术展演活动,做到“校校有活动、人人都参与”,推优参加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开展区“十四五”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校艺术特色项目的申报评选工作。
六、领军示范,打造德才兼备人才队伍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规范职业言行,全面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发挥榜样示范力量,推动广大教师主动践行教育家精神。
2.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组织干部工作专项调研,为统筹区域层面的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提升干部治理能力、加强青年干部培养提供支持。开展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党务干部专题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全面提升各类型干部特别是党务干部的政治意识和履职能力。有序推进干部年度考核工作。
3.完善人才梯队培养。研究人才奖励办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见习期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指导与管理,完善区学科带头人岗位职责和管理办法。做好“青年菁英教师计划”“职初教师胜任力发展专项行动”“5-15教师培养工程”“学科带头人”“教育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等项目。为中青年教师搭设展示平台,以评促训。
七、凸显特色,强化终身教育内涵建设
1.开展静安区学习型城区实地监测工作。会同相关单位,配合市监测工作小组开展2024年度静安区学习型城区建设实地监测,展现学习型城区建设水平、进程、特色。
2.开展市优秀学习型组织推荐工作。依据上海市学习型组织建设指标,会同相关部门遴选推荐各类优秀学习型组织,宣传、推广优秀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典型经验与做法。
八、从严规范,完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1.推进依法治教。深化依法治校创建,创建新一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完善法治副校长聘任管理。打造校园法治文化,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暨上海市第三十六届宪法宣传周等活动。开展规范教育收费以及政风行风自查。
2.加强校园安全防范。组织秋季学期校园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开展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预案。推进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消防“生命通道”专项整治、交通安全提升专项行动。组织校园安全检查抽查。
3.落实“规范管理年”行动实施方案。依法依规加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办学行为管理,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根据《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关于落实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实施方案》,围绕筑牢安全底线、优化日常管理、抓好师德师风三个工作重点,完成全面自查整改,迎接检查指导,做好总结反馈。
4.推进教育督导。推进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开展区域学校发展性综合督导等督学工作,优化责任督学及专、兼职督学队伍。
5.规范培训机构办学。组织教育培训机构综合检查。推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纳管工作,会同区体育局、区科经委推进体育类、科技类培训机构联评联审,会同区文旅局启动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联评联审试点。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
2024年9月30日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