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教育单位:
现将《静安区教育局2020年下半年工作补充要点》印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静安区教育局2020年下半年工作补充要点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
2020年9月11日
附件
静安区教育局2020年下半年工作补充要点
2020年下半年,静安教育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任务,坚持全面教育质量观,向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和更高品质的教育国际化继续迈进。为确保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根据既定各项工作任务,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2020年下半年教育工作补充要点: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网络文化等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静安区红色文化三年行动计划,推进“1+2+N”静安区中小学生“四史”学习教育工作。
2.完善区域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开展新一轮德育工作局长、校长双向述职交流会(小学学段),探索构建一体化思政课程体系,推动以思政课为重点的区校两级学科德育建设。完成2017-2019年上海市各区德育工作总结交流。
3.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推进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各项工作,举办大型心理“嘉年华”活动和家长心理培训班,开展“心理讲座进校园”。
4.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落实新一轮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申报评选工作,推进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各项建设工作,深化区域家庭教育信息平台建设。
5.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开展新一轮市、区“十佳”“百优”班主任申报评选,推进班主任队伍分层培养和专题培训。推进学校德育干部、心理健康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大队辅导员及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等多支队伍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二、推进静安教育综合改革
1.推进重点课题项目研究。推进教育部“十三五”课题研究和成果交流,扩大研究的学术影响,完成课题总报告,召开课题结题成果报告会,编印研究动态1-2期。谋划“十四五”重点课题立项。
2.深化义务教育阶段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创建。继续开展集团化办学学校优质均衡发展评估工作,指导基础较好的学区、集团从管理体系、师资队伍、课程教学、特色发展、协同治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与总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3.推进区域教育“十四五”规划制定。全面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和《上海市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要求,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立足教育工作基础,科学编制静安区教育事业“十四五”改革与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推进任务,加快实现高品质教育国际化、高水平教育现代化。
三、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1.推进学前教育精致化发展。深入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多元包容、个性化发展”的目标,实施“五个一”行动。根据“符合资质、面向大众、办园规范、收费合理”的条件,建立健全本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申报退出机制,启动推进首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申报认定。
2.促进小学高品质发展。推进“绿色指标”区本化实践,推动学校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关键的“五育并举”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继续推行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启动实施项目化学习试点。
3.特色发展初中再加强工程。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聚焦重点、深入实施“一校一策”。根据学校的突破性改革项目,确定实施方案和工作策略,经论证给予相关学校政策和经费支持。
4.坚持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办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全员参与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验校创建;制定本区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区实验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创建市特色高中。召开高中教育改革论坛和专题系列会议推进区域高中教育改革。
5.促进民办学校的科学规范管理。进一步优化民办学校治理体系,有序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公共资源规范管理工作,鼓励开展第三轮民办中小学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与研究。
6.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体现静安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以“国家工匠之师”为引领推进大师工作室建设。优化职教集团运行机制,推动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构建中职专业教师的培训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协调促进平台和师生成果展示平台。推进“普职融合”,在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开设职业教育体验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
7.提高特殊教育服务能级。深入开展区域小幼学段融合教育研究。以区域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为引领,初步构建起区校两级融合教育管理和支持保障体系,提升融合教育质量。
四、深化学生综合素养培育
1.继续加强学校疫情防控。落实学校防控工作主体责任,进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及夏秋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期间,继续做好每日零报告和日报告统计汇总工作,以及体温异常情况按照工作流程处置工作。
2.推进近视防控工作。召开区级监测点学校近视防控工作研讨会,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目标。探索激励制度和管理督导制度,做好学生视力跟踪和分层干预。参加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智慧精准综合干预示范模式试点区创建项目。探索建立“家-校区-社区”联动的儿童智慧精准近视综合防控模式。
3.进一步实施静安区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测试工作。根据上半年部分学生测试的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优化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场地特点和学生特长发展,在全面实施的前提下探索个性化的静安测试模式。
4.开展形式丰富的体育活动。筹备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竞赛项目,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竞技与普及相结合;完善区体育项目联盟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凸显特色品牌;启用“静安校园体育网管理系统”,整合学校资源,集中展示校园体育风采。
5.多渠道组织科技艺术活动。参加2020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云端展会)及上海市第十五届青少年科技节(线上)等市级活动;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成果展、线上课程学习、少科院创客夏令营等彰显静安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活动。组织区学生彩泥、动漫、书画、学生景观秀比赛等学生线上艺术类活动。
五、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1.抓好师德建设。坚持一手抓高标,宣传优秀示范榜样;一手抓低标,梳理师德负面清单。加强教师职业操守教育和法律法纪教育,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静安教师队伍。
2.完善培养体系。抓好“80后”中青年及“90后”青年为主的等各年龄段教师梯队建设。继续做好见习期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指导与管理,做好本轮青年菁英计划、中青年团队发展计划的项目总结展示工作,启动第二轮培训对象选拔工作。
3.聚焦领军队伍。做好2020年第二批“学科带头人”评选申报工作;继续做好“学科带头人”“教育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学科实训基地”“中级骨干教师研修班”等培训工作。
六、完善多元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1.推进顶层设计。召开学习型城区建设推进大会,全面梳理静安区学习型城区建设与终身教育教育发展成果。启动静安终身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形势和政策研究,谋划“十四五”整体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
2.推动“人文行走”项目。优化现有“红色静安”线路,进一步挖掘项目内涵,推出“科普静安”新线路,建设相关视频、微课等教育资源,开展区级主题学习活动。
3.举办大型学习活动。举办终身学习体验周以及静安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等各类学习展示活动,营造浓郁学习氛围。
4.完成“静安阅读公共平台”建设。在全区范围内遴选5个安装点添置电子借阅机设备,方便市民进行数字化阅读。持续做好服务各类人群体验数字化学习的组织动员工作。
七、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1.保障校园安全。按照新的上海市校园技防标准,完善校园技防建设三年规划方案;实施第二批公办幼儿园消防物联网建设。举办1-2次校园安全管理培训;组织校园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设施操作员、化学实验员参加持证培训。
2.加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认定要求,在综合督政的基础上,补短板、提质量、增资源、促均衡,重点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年度监测和区年度自评工作。
3.重视财务规范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依据项目分别核算,严格执行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原则。项目执行过程中,做好项目绩效跟踪自评;项目结项做好绩效评价工作。
4.推进依法治教。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发挥“学习宣传宪法,建设法治校园”宣讲团的作用,进一步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5.强化培训机构管理。做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及时更新黑白名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跨部门综合激励和对不规范市场行为的联动惩戒。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