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轮《三年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依据是什么?
为加快打造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提升本市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社会治理水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制订的<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沪府办〔2023〕9号),要求各区加强组织领导,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实施市、区联动衔接机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由区卫生健康委牵头制订了本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二、本轮《三年行动计划》的行动目标是什么?
到2025年末,进一步健全辖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强化公共卫生应急、服务、协同、保障等关键能力,不断满足城区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着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静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公共卫生安全。
三、本轮《三年行动计划》与上一轮相比有何不同?
上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将新冠疫情的常态长效防控作为重中之重,推动本区公共卫生体系在基础设施、核心能力、长效机制、学科人才等方面的提升;本轮《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预防为主、平急结合;以人为本,医防融合;科技引领、创新发展”基本原则,以能力提升为主线,聚焦重点,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增能力。
四、本轮《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哪几方面的主要任务?
主要包括四大方面13项目主要任务,具体如下:
(一)聚焦重大疫情防控,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1.建设系统集成、智能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建立完善传染病预警指标体系,提高应急响应和指挥调度关键环节的协同联动。
2.健全平急结合的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加快推进区域传染病临床诊疗中心建设,强化应急转换能力储备,完善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
(二)聚焦机构内涵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1.提升实验室检测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扩展实验室认可项目,提升传染病病原体检测鉴定和快速识别能力,规范病原实验室检测质量管理。
2.提升健康危害因素综合监测和风险评估能力,完善辖区环境健康综合监测网络体系,建立重点场所健康风险监测、调查和评价工作机制。
3.提升数字化综合监管能力,拓展“智慧卫监”场景应用,推动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标准化建设。
4.提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力,强化健康科普有效供给,建设静安区健康促进科普实践基地,健全健康行为监测评估体系。
5.提升社区营养支持能力,开展营养支持型社区建设,实施社区人群营养状况调查和评估,推进老年肌少症筛查和干预。
(三)聚焦人群健康需求,提升公共卫生协同能力
1.构建医教协同的儿童青少年重点疾病整合型防控模式,优化“家-校-社区”疾病防控措施。
2.构建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和综合干预模式,建设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开展多种癌症风险评估与筛查管理。
3.构建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慢性传染病精准综合防治模式,提升规范治疗和全过程综合防治水平。
(四)聚焦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共卫生综合保障能力
1.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岗位能力和社会力量公共卫生“应知应会”能力。
2.加强公共卫生学科建设,建设公共卫生高端人才团队和重点学科群。
3.加强公共卫生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基层治理的精细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五、本轮《三年行动计划》在保障措施方面有什么举措?
为确保《计划》目标任务顺利落地实施,本《计划》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项目管理、加强宣传引导等3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二是加强项目管理,扎实推进工作,严格按照项目申请、项目实施、中期评估和终末评估工作流程开展。三是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实施成效,营造全社会重视公共卫生工作、参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留言咨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