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
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静安区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已经区政府审核通过,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静安区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明确“十三五”期间静安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实现2020年工作目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根据《上海市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十三五”时期,静安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要按照“中心城区新标杆、上海发展新亮点”定位要求,围绕“国际静安、圆梦福地”发展目标和“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工作方针,突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工作主题,持续加大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力度,到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区域内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25%。
(一)加强统筹,完善科普工作机制。主动适应静安发展新区情、新特征,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共建、全民参与,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协调联动,促进科普与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的融合发展,社会各方面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二)以人为本,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大力实施青少年、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等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区域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的跨越提升。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加大对高新技术、绿色发展、健康生活、公共安全等知识和观念的宣传普及力度,在全区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三)优化配置,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依托国家、本市及区域内的科普资源,加大优质科普资源的集聚整合力度,加大科普信息化的建设力度,推动建立均衡有效、精准推送的科普资源共享模式。推动公益性科普事业和经营性科普产业协调发展,鼓励支持科普产品原创,全面增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公共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重点任务
“十三五”时期,重点实施青少年、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等四大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提升科普基础实力,拓展科普传播形式,打造区域科普特色,建设科普人才队伍。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
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增强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科技创新事业培养坚实的后备力量。
1.推进各年龄段青少年科技教育。鼓励校内外机构开展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类的亲子活动。支持推动全区中小学校参加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选优培育工作。加强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建设,到2020年,每所中小学校至少建一个创新实验室。促进中学和大学科技教育之间的互动衔接,探索科技创新和应用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2.搭建青少年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各类科普场馆及科普教育基地资源,组织开展科技学习实践活动。在科普教育基地、社区创新屋、创客空间等建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工作站,促进学校科技教育和校外科普活动的有效衔接。依托少年科学院、“创意梦工厂”、“新车间”等科普活动载体,开发系列科技创新课程和科普活动项目。建设“炫动3D创意屋”、“希望星空遥测站”等流动科学实验站,丰富青少年的科学探究内容。
3.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以动手实践为特色,开展“科普百校行”、“青少年科普大篷车”等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广泛组织开展青少年创新大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和各具特色的学校科技周(节)、科普日等活动,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避险自救、身心健康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
(分工:由区教育局、区团委、区科协牵头,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二)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引导更多劳动者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加强职业培训,推动职业技能、安全生产、信息技术等知识和观念的广泛普及,提高城镇劳动者创新创业能力、科学生产能力和健康生活能力,促进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提升。
1.大力营造崇尚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面向城镇劳动者,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造主题活动,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创新创造活力。组织职工积极参与上海市“职工创新十、百、千、万计划”、职工科技节、“上海工匠”评选、“巾帼建功”等系列活动,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在科技工作者中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激励科技工作者担当创新驱动发展重任,释放创新智慧能量,燃烧创造发明激情,汇成创新创业热潮,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智慧力量。
2.广泛开展城镇劳动者职业培训。面向城镇劳动者,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安全生产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在就业、择业、创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支持区级科技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组织学会会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为城镇劳动者提供技术培训,开展科学普及。鼓励商务楼宇白领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提升,进一步增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3.推进进城务工人员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开展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发挥企业、社区学校、妇女之家及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以绿色发展、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心理疏导、防灾减灾等为重要内容,对进城务工人员广泛开展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稳定就业、科学生产和健康生活等能力,助力城市发展。
(分工:由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建管委、区科协牵头,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三)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理论教育,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等理论教育,切实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促使发挥示范作用。
1.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完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机制,把科学素质教育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突出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技知识的学习培训以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培养,有计划地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制订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监测、评估标准,将提高科学素质贯穿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选拔录用、教育培训、综合考评全过程。
2.创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培训渠道和载体。充分运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教育培训手段,满足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鼓励和引导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通过干部在线学习城强化科学素质相关内容的学习。推动创新教育和科普课程进机关、进党校、进干部培训课堂,帮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不断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
3.开展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各类科普活动。组织公务员积极参加双休日讲座、公务员科学专题研修班、院士专家科普报告、科技前沿知识讲座等各类培训教育活动。结合学习型机关建设,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实地参观考察科技创新相关内容,发放反映科技最新成果、阐述科技发展趋势、解说科技有效应用的书籍资料,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引导鼓励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积极参与科普活动。
(分工:由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人社局、区机关党工委、区委党校牵头,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四)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紧密结合社区居民需求,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以科普主题活动及常规活动为基础,推动社区科普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发展。丰富社区科普内容,提升社区科普活动影响力,推进和谐社区和美丽家园建设。
1.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开展科普示范街道(镇)、科普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创建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的科普示范社区、科普示范街道(镇)。推进“双十、双百”评选工作,积极培育争创“推进公民科学素质示范社区”、“推进公民科学素质示范项目”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先进个人”。
2.提升社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社区科普活动室、社区创新屋、东方信息苑、科普图书室、科学商店门店等科普场所及科普电子屏、科普画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其在社区科普中的作用。依托新媒体拓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科普功能,推动优质科普资源的落地应用。鼓励企事业单位、科技类社会组织、科普教育基地面向社区,提供多样化科普产品和服务。发挥社会组织和科普志愿者组织作用,动员科技教师、医务工作者、企业科技人员、老科技工作者、在校大学生等深度开展社区科普服务。
3.广泛开展社区科普活动。突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等主题,紧密结合科技活动周(节)、科普日、国际自然保护周等大型科普主题活动,在各社区组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居民喜闻乐见的科普表演展示活动。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科学生活大使评选、社区创新屋创意制作大赛等活动,营造热爱创新、投身创新的社会氛围。
(分工: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区科协、区妇联、各街镇牵头,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五)提升科普基础实力
1.优化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市级、区级科普教育基地,新增2-3家科普教育基地。汇聚各类优质科普资源,丰富科学教育内容,不断扩大区内各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活动的辐射人群和影响范围。提升改造3-5家科普教育基地,打造“空中禁毒馆”,建设“VR火车头车迷体验苑”。深入开展“一馆一品”创建,推动各科普教育基地打造品牌项目,形成各自特色。充分发挥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综合优势,引领带动全区各科普教育基地整体水平的提升。
2.推动社区创新屋发展。规范社区创新屋的运营管理,提升社区创新屋的利用效率和面向社区的科普服务能力。创新机制,支持区内各社区创新屋与科普类创客团队的紧密合作,为社区居民和青少年提供直接的创新技术演示、创新过程体验,培育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兴趣,锻炼动手能力。
3.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具备科技教育、培训、展示功能的科普活动场所和科普设施。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特色科普场所,引导公园、商店、楼宇等公共场所增强科普功能,不断拓展公众参与科普的途径和机会。为科普示范社区、楼宇科普立体服务站设立科普书架并配送科普图书。加强区内已有电子科普屏的硬件维护与内容定期更新,根据社区需要新设一批电子科普屏宣传点,充分发挥其生动、及时、贴近居民的科普宣传作用。推动商业大屏设定科普宣传时段,增加社会公益科普宣传载体。
(分工:由区科协、区委宣传部、区绿化市容局、各街镇牵头,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六)拓展科普传播形式
1.拓宽科普传播渠道。强化“互联网+”思维,以科普信息化为核心,创新传播形式,拓宽传播渠道,形成科普随身行,交流跨时空,实现科普的交流互动。完善“静安微科普”微信公众号功能,加大宣传推介,以网上平台串接资源、联动相关,使其成为本区重要的科普知识传播平台、科普资源共享平台、科普成果展示平台。
2.优化科普资源配送。发挥互联网在科普资源配置中的集成作用,以各类人群的需求为导向,辅以多种线上线下配送形式,实现快捷便利、精准推送的科普资源共享模式。以购买服务形式,支持科普专业机构、科普类创客团队、老科协等社会组织制定科普“菜单”,送科普表演、讲座、活动进社区,进学校。以社区居民为重点,组织开展以参观科普场馆、观看科普电影、体验创造过程等为内容的“科普行”活动,扩大居民接受科普教育的覆盖面。
3.促进科普作品创作。支持鼓励区域内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楼宇白领、青少年学生等进行科幻、动漫、游戏、图书等科普作品的创作,繁荣科普创作。开展科普原创作品征集评选活动。支持科普类创客空间做大做强,积极向社会展示创意成果与创新作品。
(分工:由区科协、区委宣传部、区科委、区文化局牵头,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七)打造区域科普特色
1.深化楼宇科普内涵。依托区“白领学堂”、“白领学院”、上海开放大学女子学院静安区学习中心等机构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支持楼宇白领拓展视野、积淀知识、提高素养。鼓励支持商务楼宇开展科普活动,发展楼宇科普立体服务站,满足白领科技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发挥楼宇党群工作者及相关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培育科普志愿者,建设一批楼宇科普示范点。
2.推动科普产品创新基地建设。依托上海多媒体谷,探索建设集研发、生产、展示、交易为一体的科普产品创新基地。发挥区内众多科技园区和创客空间的资源优势,引导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创客团队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积极转化为科普产品,或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科普化展示、体验化感受,助推高新科技的传播。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将创新型实用技术产品积极应用到社区、学校或家庭,探索科技成果的惠民新路,形成示范效应。
3.建设科普生态圈。整合文化、科技、科普等资源,在静安寺商圈、环大宁商圈及苏河湾地区建设公园(绿地)、家园、科技园(创客空间),形成“三园”融合、有机互动的科普生态圈,将科技成果应用、科技产品展示、科普知识传播有机融入市民的日常休闲娱乐生活之中。
(分工:由区科协、区国资委、区社建办、区文化局、区科委、区绿化市容局、各街镇牵头,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八)建设人才队伍
1.加强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教师及相关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广泛开展业务交流,提高教师科技教育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继续教育、评价、考核、激励机制。支持开发科技教师科普培训课程,充实科技教师科普学习内容。
2.加强科普工作者队伍培训。以科普教育基地为重点,建立健全科普工作者培训机制。通过组织参加科学诠释者、科普讲解员大赛等活动,举办区级优秀科普工作者集中培训等形式,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3.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动员社会各界人士不断加入科普志愿者队伍,凭借专业特长在科普领域发挥作用。加强区科普志愿者协会建设,统筹全区科普志愿者的发展、管理、培训及科普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搭建科普志愿活动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在各类科普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工:由区教育局、区科协牵头,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推进
静安区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按照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要求和本实施方案的分工安排,将有关任务纳入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工作规划与计划。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表,会同相关单位共同推动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到位。
(二)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完善监测评估机制,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定期开展本区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科普统计工作。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通过示范引导、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大力宣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
(三)保障经费投入
根据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将科普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科技、科普基金会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投入格局。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