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旅游局:
燕红忠代表提出的“关于打造二次元经济业态 提升上海消费能级的建议”收悉,现将会办意见反馈如下:
一、静安区“二次元”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静安区“二次元”产业发展已呈现集聚雏形,区内已汇聚涵盖动漫制作、游戏开发、周边衍生品设计等多个领域的“二次元”企业,如卡游文化创意、良笑塑美、心动网络、拳头游戏、京动文化、网映文化、游墨文化、朱庇特创意设计等,并在各自细分赛道崭露头角。这些企业注重创新,不断挖掘热门IP,通过精良制作与多元运营,吸引了大量年轻的Z世代消费群体,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24年,仅静安大悦城就有超30场国际顶流IP快闪首站落地,该商场全年涉“二次元”类业态销售额近3.5亿,创历史新高;静安嘉里中心于去年9月引入英国知名毛绒玩具品牌Jellycat主题快闪店,通过沉浸式体验上海咖啡文化,售卖城市限定新品,吸引全国消费者前来打卡,27天展期实现了超2600万元销售额;苏河湾万象天地天后宫于去年10月落地“TNTSpace潮玩嘉年华”快闪活动,14款新品限时首发,预约名额秒空,3日快闪销售额突破350万元。
在大力发展“二次元”经济的同时,静安区持续加大对相关业态的监管和保护力度,以版权保护为重点,结合未成年人保护、内容监管等多个维度,助推“二次元”业态良性发展。一是努力保护重点企业的合法利益。比如,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奥特曼、假面骑士等角色在中国区的总代为新创华公司。近年来,本区共处理该公司的版权投诉5起,办案4件,有效维护了其合法权益。二是加强“二次元”领域出版内容的适龄管理。比如,全程介入2024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现场发现并扣押可能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出版物,对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并约谈主办方、场所方,督促加强日常管理。又如,多次调研大悦城“二次元”经济发展情况,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督促企业加强主体责任,守牢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红线底线;联合市动漫协会指导大悦城出台《妆造公约》,明确禁止出现色情、恐怖、暴力等不良元素。三是规范“二次元”展览报批。比如,2023年,在《进击的巨人》展览活动举办前夕,我区发现展览含有外籍作者稿件,属涉外展览。因主办方未履行报批义务,版权资质不明,我区及时叫停并约谈了主办方加强整改。最终,主办方以快闪店的形式售卖相关周边产品,未举办展览展示活动。
二、静安区深化“二次元”经济发展、提高消费能级的工作打算
一是放大IP引领效应,打造“二次元”经济硅谷。进一步做大做强静安大悦城作为全国“超级IP首发地”的综合实力,在已经成熟的“二次元”商业载体优势基础上,举办更多“二次元”主题展会及快闪活动,将其进一步打造成为静安“二次元”经济硅谷,同时放大IP引领消费效应,打造拉动全区消费增长的重要创新撬点。
二是联动“商圈+街区”,推动“二次元”商业广泛布局。今年以来,我区鼓励更多商业载体挖掘“二次元”消费新潜力,为传统商圈注入澎湃新动能。比如,位于南京西路商圈的“CP静安”积极开展“泛二次元”尝试,推出了文创集合店Minisoland主题旗舰店;苏河湾万象天地不断推出明星 IP 活动,以内容传播为纽带,进一步做强粉丝经济、激活消费潜力;静安大融城即将对下沉式广场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结合“二次元”及宠物经济,努力将其打造成“二次元”新型主题街区。下一步,静安区将通过整合各商场、街区现有资源,推动全区从南至北“二次元”流量汇聚,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优势,从而提升静安“二次元”商业的整体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是优化“二次元”发展环境,厚植产业发展沃土。积极探索设立“二次元”主题集聚区,引导商家引入“谷子经济”,集中展示、销售动漫周边产品,为消费者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各方深度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强化行业自律管理,对角色扮演装束、行为准则等涉及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进行规范引导,确保“二次元”产业健康发展。
以上意见供贵单位统一答复代表时参考。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
2025年3月18日

留言咨询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