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
现将《2019年区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安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分解,落实责任,加快推进,确保完成。
2019年区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安排
一、聚焦“四大品牌”,推动“一轴三带”战略实施
(一)持续推进落实“一轴三带”发展战略。(二)在2018年单元规划草案基础上,形成静安区单元规划成果;聚焦“一轴三带”,深化三个功能片区实施规划;开展全区产业空间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完成静安区促进土地高质量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形成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三)围绕打响“上海服务”品牌,瞄准国际最高标准,推进“国际静安”建设,不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全球服务商计划”,对接“上海扩大开放100条”,集聚和培育高能级服务机构,推进服务业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四)围绕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引进相关企业50家;支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市北高新打造未来大数据产业之都。(五)围绕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深入推进“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建设,促进重点载体业态升级与品牌引进,推动南京西路后街经济建设,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与知名度,加强商旅文体联动,完善商圈商业生态结构。(六)围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实施“静安现代戏剧谷”亚洲演艺之都建设,举办“浓情静安•爵士春天”音乐节等多元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静安文化品牌活动的影响力,擦亮“国际静安”文化名片。(七)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相关工作。
由邓小冬副区长、鲍英菁副区长、周海鹰副区长、李震副区长按照分工牵头实施。
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实现全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达到735亿元)。(三)实现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9%;能耗总量增长率力争控制在2.8%以下(以市政府正式下达指标为准)。(四)优化招商体制机制,引进税收规模千万级企业20家、亿元级企业1家。(五)加快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引进跨国公司总部型企业(地区总部、总部型机构)6家。(六)全力推动楼宇经济发展,加强楼宇资源整合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重点属地项目落地,亿元楼总量保持稳定。(七)鼓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引进重点金融机构8家。稳妥处置金融风险,切实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八)深入推进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制定新一轮产业布局规划,打造园区服务品牌,促进更多企业聚集,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与资本对接,开展园区发展效益评估,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九)加快推进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建设,新引进影视企业20家,继续举办好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颁奖典礼。(十)贯彻落实“上海文创50条”,夯实静安电竞产业发展基础,推进“灵石中国电竞中心”建设,助力上海打造全球电竞之都。(十一)优化完善企业服务工作机制和网络,探索推进“楼小二”自助服务站建设,优化企业服务平台功能,加大企业服务的力度。完善巩固安商稳商工作机制,确保稳商留商稳妥有序。(十二)举办郁金香花博会、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市旅游节静安区系列活动。
由陆晓栋区长、邓小冬副区长、刘燮副区长、周海鹰副区长按照分工牵头实施。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
(一)以电子政务云为基础,以跨部门、跨层级应用为抓手,建设完善区一体化数据管理运行中心,统筹建设“云数联动”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构建全区数据资源共享体系。推进各政务服务系统全面改造升级,做好“一网通办”静安频道、区标准化办理等系统与市平台的全面对接,深入推进电子证照的应用。加强窗口效能建设,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办事速度更快、服务质量更优的政务服务软环境。(二)依托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主动承接和复制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加强市区联动,继续深化落实上海市支持静安区试点文件,积极突破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管制瓶颈。落实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专项资金政策。(三)深入落实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完善并推广集中登记试点,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实现“全程网办”,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四)深化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加强行政权力标准化管理。(五)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继续巩固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优化薪酬考核、调整国资布局等方面的改革成果。以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为重点,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企业围绕主业开展各具特色的改革试点工作。(六)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强化预算单位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七)引领区域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推进教育部“十三五”重点课题研究,推进教育反思专项行动,推进教育学区化集团化改革,不断提升学校教育品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八)围绕进一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以做实“1+1+1”签约居民双向转诊工作为重点,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九)促进区域众创空间高品质发展,提升众创空间整体发展水平,推动国际化众创空间的资源共享和渠道互通,积极举办“创业在上海”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等大赛、路演和培训活动,市区联动打造静安区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升级版”。
由陆晓栋区长、邓小冬副区长、鲍英菁副区长、周海鹰副区长按照分工牵头实施。
四、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一)★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完成100万平方米屋面及相关设施改造;完成63万平方米多、高层住宅综合整治;完成1万平方米直管公房全项目修缮(含里弄房屋内部整体改造);完成400户“1平方米卫生间”改造;完成20万平方米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完成2万平方米老旧住房安全隐患处置。★开工建设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50台。深化物业管理改革。(二)★推进“美丽街区”建设。★对98条道路实施市容环境升级改造;创建“智慧公厕”20座,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公厕10座。(三)★建设各类绿地8万平方米、立体绿化1.5万平方米、绿道2公里,完成市北绿化特色街区建设。推进楔形绿地二期建设、苏河湾中央绿地、325街坊公共绿地建设。完成闸北公园、永和公园改造。(四)加快推进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完成10条道路大修、22条道路中修和2条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完成2项交通缓拥堵专项工程;完成87处雨污混接改造。(五)推进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工作,确保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完成率均达到90%;完成市拆违办库内销项105000平方米的任务(不低于市里下达指标)。(六)继续改善区内中小河道水质,★实现江场河、中扬湖2条区管河道达到地表Ⅲ类水水质,巩固先锋河、徐家宅河、蚂蚁浜、夏长浦4条区管河道地表V类水水质。推进彭越浦-东茭泾、走马塘、俞泾浦-西泗塘3条市管河道消除劣V类水水质。★实施西泗塘西岸陆域环境改造二期工程。(七)★巩固38万户居民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强制分类覆盖面,创建350个达标居住区;实现全区湿垃圾(含餐厨)处置量达250吨/日,再生资源回收量达48吨/日。(八)制定并落实上海市环保督察静安区整改方案;推进实施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九)持续推进“大数据与城市管理(静安)项目”建设,建设覆盖全区的新型物联感知网络,加强多源感知数据的汇集融合和学习分析,实现项目整体联调并试运行,使平台达到能采集、能分析、能指挥的目标。(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网格化综合管理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运行体系和工作机制。(十一)整合城市运行管理部门职能,组建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新建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一网联勤”,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十二)完成50个老旧公用民防工程综合治理工作。(十三)推进道路停车智能化建设,打造“智能停车+停车信息管理平台”,开展道路停车费第三方支付试点及深化应用,提升我区道路停车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级。(十四)持续开展规范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常态长效推进交通大整治行动;健全交通拥堵结点、乱点滚动排查和综合治理机制;全力做好市重大工程配套交通组织保障工作,确保道路环境安全畅通。(十五)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与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十六)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工作要求,持续开展以“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市场、规模性居住租赁场所(群租房、白领公寓)、三合一、文博建筑”等为重点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将30个售后公房小区接入消防物联网;为100个非机动车库(棚)增配消防设施器材、集中充电装置;为老旧小区居民安装5000个物联网火灾报警设备,配备5000条灭火毯和5000套个人防护套装;建成静安区消防体验馆。(十七)严格审核审批制度,认真落实风险评估、人流监控、安全疏导等措施,依法强化主办方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各类大型活动安全有序举办;★为老旧小区居民安装3500个简易防盗装置。(十八)推进静安区看守所新建及天目西路派出所改建工程;推进站区、共和新路、彭浦镇派出所面积不达标建设。(十九)巩固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区建设成果,迎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评估;新增2家市级食品药品科普站,推进各街镇食品药品科普站建设。继续优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方式,逐步探索完善以行政监察为主、专业技术机构为支撑的工作模式,协同开展特种设备应急处置和相关技术分析,切实降低设备安全运行风险。(二十)深化社会面防控,持续整治安全隐患,建设平安站区。(二十一)开展静安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完成调查实施和成果整理工作。
由潘子罕副区长、周海鹰副区长、李震副区长按照分工牵头实施。
五、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启动240街坊等旧改地块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继续推进上海电影技术厂及周边地块、张园等地块征收工作,完成旧区改造受益居民3500户。(二)聚焦重点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启动彭三小区(五期)建设和谈家桥(一期)居民签约,开展彭一小区规划方案征询。(三)坚持“应保尽保”,有序推进住房保障工作,不断扩大受益面。新增租赁住房3000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3375套;交付配建公租房368套,其中184套对外供应;完成廉租住房申请受理420户;有序推进第七批次共有产权保障房申请受理及初审工作。(四)实现285街坊养老机构项目结构封顶,★新增养老床位250张(不低于市政府下达指标)。(五)★新增1个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新增2个长者照护之家;新增3个综合型老年人助餐服务示范点;新建、改建15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和助老服务站。(六)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实施“家庭照护床位”,为500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辅具用具。(七)积极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590人;帮扶引领创业800人,其中帮扶青年大学生创业480人(不低于市政府下达指标)。帮助各类从业人员实现技能提升。(八)以低保专项整治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以《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立法为导向,全面做好各类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九)迎接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检查,提升拥军优属工作水平。(十)★为全区600户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老旧小区改造200条无障碍坡道。为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高龄重残人员提供居家养护服务项目。(十一)★改建标准化菜市场3家。(十二)★对全区35家标准化菜市场和8家食品大卖场产生的“不可食用猪肉”进行回收处置。(十三)建设“1+X”对口支援地区特色农产品销售服务网络。(十四)★开展“老字号服务进社区惠民生周周送”活动52场。(十五)★优化调整白领午餐网点10家。
由刘燮副区长、周海鹰副区长、李震副区长按照分工牵头实施。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一)持续推进居委会标准化建设,全面推广运用“社区分析工具”,提升精细治理和精准服务实效。(二)拓展培训途径,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能力建设。(三)加强业委会组改建和日常运行的指导、培训,确保依法履职。实现业委会按时换届率达到50%。(四)全力推动社区治理“三驾马车”(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发挥作用。(五)提升区级培育孵化基地功能,推进市-区-街镇三级培育孵化网络整合联动。(六)完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升级扩容,优化硬件设施,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七)推进多元参与信访工作机制,推动信访矛盾及时解决;不断深化初信初访处理,推进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落实分级分责工作;依法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八)强化人口服务管理,继续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控制在市下达的常住人口111万指标以内。
由邓小冬副区长、刘燮副区长、李震副区长按照分工牵头实施。
七、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一)积极发展各类教育,制定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初中再加强”工程;推进“静安阅读公共平台”建设,在5个示范点添置电子借阅机设备;推进“静安家长学校”,提供家庭教育专家团队指导。★建设2所学校笼式足球场地并开展师资培训。(二)推进静安区学生健康促进工作,设计中小幼食堂“明厨亮灶”,推进中小幼“洗手工程”试点以及中小学食育工作等。(三)★开设50个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四)推进棋院实验小学项目建设。(五)推进新建466街坊配套幼儿园项目建设。(六)深化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医防融合,以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肾病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慢性病预防和救治、诊治服务体系建设。★组织6次社区大型义诊;免费为15000名社区居民提供大肠癌筛查服务。(七)制定新一轮中医药发展中期发展规划,完成基层中医药复核评审工作,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八)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新建静安区牙防所江宁门诊部;新建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血透中心。(九)推进卫生信息化运用与建设,研究制定2019-2021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期规划,完成社区服务中心EHR4级评审工作,加快推进二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电子病历5级能力建设。(十)深入实施“美在静安”十分钟公共文化圈提升专项行动,★新建10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开展公益电影配送,为市民提供16万张低价电影票。深化完善街镇“一街一品”文化特色工作。(十一)推进文化场馆建设,★完成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保护性修缮及布展提升工程;完成元利当铺旧址陈列馆保护性修缮及布展工程。(十二)★区属公共体育场馆游泳、羽毛球、乒乓球项目向市民公益开放10万人次;开展“体育公益配送”服务10万人次;免费为1.3万名市民提供体质测试服务。(十三)深化“15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启动静安区第二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修缮工程;推广“共享公共运动场”;★新建1个公共运动场;翻新3条市民健身步道;新建25处益智健身苑点、15处社区健身墙;改造82处面向社会开放的学校体育场地夜间照明设施。(十四)办好国际剑联花剑世界杯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海静安郁金香国际女子马拉松赛等国际国内大赛,开展“静安论剑”、“静安论棋”、元旦迎新跑等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响国际静安城区精英挑战赛品牌,构建街镇“一街一品”体育特色项目,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400场以上。
由鲍英菁副区长按照分工牵头实施。
八、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一)紧盯“四风”问题变形变异的新动向,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二)结合机构改革,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对行政案件加强指导和监督,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三)深入推进实施区政府系统运行目标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目标管理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四)强化对重大财政资金、重大建设项目、重点民生项目和国资国企的监督,积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提高审计工作实效。(五)按照统一部署,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六)推进政务公开,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七)科学合理、依法依规使用财政资金,强化过程监督。
由陆晓栋区长、邓小冬副区长按照分工牵头实施。
九、推进区域重点工程建设
(一)实现区房建项目开工10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二)实现华兴新城养老院项目开工。(三)实现静安区中医医院新建项目开工。(即★启动静安区中医医院新建工程。)(四)实现大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开工。(五)实现区档案馆项目开工。(六)实现第三康复医院改扩建项目开工。(七)实现皮肤病医院改扩建项目开工。(八)实现彭三小区(五期)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开工。(九)实现后街经济载体项目(吴江路)开工。(十)实现新业坊西块5#、11#、12#、13#项目开工。(十一)实现市北高新园区N070501单元17-02地块项目开工。(十二)实现天目西路街道119、120街坊公共绿地项目开工。(十三)实现472街坊附属公共绿地及地下空间项目开工。(十四)实现余姚路幼儿园分部新建工程(海防路440号)项目竣工。(即★完成余姚路幼儿园分部新建工程。)(十五)实现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1号楼)项目竣工。(十六)实现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项目竣工。(即★完成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建设工程。)(十七)实现曹家渡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改建项目(万航渡路767弄56号)竣工。(十八)实现静安区图书馆(天目路馆)改建项目竣工。(即★完成静安区图书馆(天目路馆)改建工程。)(十九)实现汇众地块配套幼儿园项目竣工。(二十)实现黄山路养老院项目竣工。(二十一)实现市北高新技术服务园区10-03地块二期保障房项目竣工。(二十二)实现东海广场二期项目竣工。(二十三)实现长宁113地块项目竣工。(二十四)实现华敏帝豪大厦二期项目竣工。(二十五)实现苏河洲际中心118项目竣工。(二十六)实现苏河洲际中心119项目竣工。(二十七)实现桥东二期办公楼项目竣工。(二十八)实现大宁中心中环广场(原环上大体育宾馆)项目竣工。(二十九)实现312街坊久光项目竣工。(三十)实现新业坊西块4#、7#、9#、10#项目竣工。(三十一)配合北横通道、昌平路桥、安远路桥等市属重大工程建设。(三十二)完成场中路东段(共和新路-阳泉路)、交城路(原平路-彭越浦河)、康宁路(走马塘-汶水路)、寿阳路(江场路-北郊站大门)、七浦路(浙江北路-西藏北路)、平陆路北段(汶水路-规划云飞路)、长安西路(长安路-光复路)等道路建设;实现南北通道二期(中山北路-中兴路)、新丰路(陕西北路-昌化路)等道路建设开工。(三十三)实现苏河贯通项目开工。
由刘燮副区长、鲍英菁副区长、周海鹰副区长、李震副区长按照分工牵头实施。
注:1.标★号项目同时被列为2019年度区政府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
2.牵头部门或配合部门因机构改革而发生变动的,由承接相关工作职责的部门接替。
3.分管领导、责任人职务如有变动,由继任者自然替补。

留言咨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相关文档
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