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电话欠费”诈骗案件出现反弹趋势—— 90%被害人收到过防范宣传品...
去年11月以来,本市以“电话欠费”为名实施的虚假信息诈骗案件出现反弹趋势,周平均发案数较上个月环比上升了近50%。其中,45岁至65岁的女性占了受害人数的70%左右,是主要易受害人群。另外,外省市来沪打工、经商人员所占比例也出现明显上升,约占受害人数的25%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沪不久的青年务工人员。另据调查,近90%的被害人曾经接触过警方的防范宣传,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认为与己无关,没有仔细了解、掌握识别诈骗方法,从而导致上当受骗。
值得一提的是,11月以来,警方通过防范宣传成功阻止此类案件229起,避免经济损失150万。最近,徐汇公安分局就和徐汇工商银行携手成功阻止了一起类似案件。案发当日下午,张先生在家中接到欠费电话后信以为真,立即赶往工商银行漕河泾支行,并按照骗子电话指示在ATM机的英文界面实施操作。就在张先生准备将银行卡内3万余元的资金转入对方提供的“安全帐户”时,银行工作人员小肖和老吴从其通话内容中,敏锐地听到了“电话欠费”、“安全帐户”等关键字眼。两人初步判定这是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于是上前阻止张先生的转帐操作。数分钟后,民警闻迅赶来,耐心地对张先生进行劝说。这时,他才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差点上当受骗。
警方再次提醒:对此类诈骗要提高警惕、严加防范,多翻看警方发放的宣传资料,牢记电话欠费、个人信息泄露、安全账户等关键词,一旦接到诈骗电话,不予理睬,直接拨打110报警。
防范小贴士:
一、公、检、法等政府部门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电话欠费”等问题进行处理的。同时,警方不会向当事人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并要求事主将钱款转存到指定的账号内。如有上述情形,应提高警惕,可拨打电信“10000”客服电话或警方“110”咨询,并主动和家人商量。
二、如果您接到陌生人电话,一定要先确认对方身份,不要主动猜测对方是谁,在没有确实弄清对方是谁的情况下,更不要盲目答应对方的要求。
三、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通常使用特殊计算机软件模拟各类电话号码,从而使事主电话上显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电话。对此,请您看到陌生来电,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特别是提及到欠费或“安全帐户”和钱款转账等内容时,应立即挂断电话防止上当受骗。
四、目前上海警方已和本市银行部门建立了共同打防电信诈骗犯罪的协作机制,本市银行部门已在ATM自助机安装了防诈骗语音提示,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也会及时予以提示和提醒,共同把好最后一道防范关口。
附件:
相关文档
看过此文章的人还看了
猜您喜欢
纠错
1.错误类:*
2.出错页面的地址(浏览器地址栏里面的地址):*
3.内容标题:*
4.为了方便我们更准确及时的处理错误,请尽可能详细填写你的操作经过:*
-
您的姓名:*
使用说明